(共46张PPT)
第六章 力和机械
目录
易错点剖析
02
重点突破
03
思维导图
01
思维导图
1。
易错点剖析
易错点1 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不透彻
(1)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2)运动状态不变包括两种情况: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大小任何一个改变或全部改变,运动状态就改变。
(4)速度大小的改变,如: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速度增大或减小。
(5)运动方向改变,如:转弯,反向,圆周运动等。注意:不能把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仅仅理解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例1】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
B. 汽车匀速转弯
C. 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苹果从树上落下
错因分析: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速度和方向都不变,运动状态不变,A正确; 汽车匀速转弯,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B错误;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变化,C错误;苹果从树上落下,速度加快,运动状态改变,D错误。
答案:A
1. 下列物体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仅运动方向改变,使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仅速度大小改变,使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使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均填序号)
①随地球一起做圆周运动的同步卫星②正从树上竖直下落的苹果
③沿直滑梯匀速下落的小朋友 ④被水平击出后,在飞行中的排球
⑤加速竖直升空的火箭 ⑥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
⑦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⑧启动时沿直线加速的汽车
⑨弯道上沿曲线匀速滑行的运动员 ⑩吊在天花板下静止的电灯
在草坪上沿直线滚动的足球 从手中投进篮筐的篮球
进站的火车直轨道上缓缓停下 悬停在空中的热气球
学以致用
③⑥⑦⑩
①⑨
②⑤⑧
④
易错点2 对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的含义是指无论支持面是否水平,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水平地面垂直。 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平面向下。
【例2】如图所示,是小球放在斜面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错因分析: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错误理解为垂直支持面,把“竖直”和“垂直”混为一谈。 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平面向下。 画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示意图一般不会出错,画放在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示意图容易错把重力的方向画成与斜面垂直,故而出错,要注意竖直向下的含义是指无论支持面是否水平,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水平面垂直。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应该在物体的重心,小球是规则物体,所以重心就是球心。
答案:C
2. 如图M6-1所示,一个重2 N的木块,从斜面上滑到水平面上,画出木块在水平面和斜面上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学以致用
如答图M6-1所示。
易错点3 错误认为摩擦力就是阻力
摩擦力不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而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例3】如图M6-2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将一袋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 重300 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3倍。 米袋在刚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_,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N。
错因分析:错误认为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而实际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由图可知大米的运动是向右运动,所以错误认为摩擦力向左;而大米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所以摩擦力应向右,大米靠向右的摩擦力才开始运动;受“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3倍”的影响,直接算出摩擦力是错的,而匀速运动后,大米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摩擦力为0。
答案:向右 0
3. 如图M6-3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C.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 N,方向水平向左
D.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 N,方向水平向右
学以致用
B
重点突破
重点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电影《流浪地球》中描述到了木星,已知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A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梦想。宇航员在太空行走后要回到太空舱内,下列设想可行的是( )
A. 模仿游泳的动作向后划
B. 做出向前奔跑的动作
C. 用力拉身体与太空舱之间的连接绳
D. 手持高压气瓶向太空舱喷气
C
3. 如图M6-4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位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
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 N推力的作用
D. 甲用力推乙后,甲、乙各自向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重点2:画力的示意图
4. (2021广东)如图M6-5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A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FN的示意图。
如答图M6-2所示。
5. (2021玉林)如图M6-6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左边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如答图M6-3所示。
6. 如图M6-7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住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以手为圆心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画出橡皮所受重力与拉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M6-4所示。
7. 如图M6-8所示,用200 N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推木箱,请画出推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M6-5所示。
重点3:画杠杆示意图
8. (2020广东)如图M6-9所示,用一根硬棒通过支点O撬起石头,画出石头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力F的力臂L。
如答图M6-6所示。
9. (2019广东)如图M6-10所示,拉杆式行李箱在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坡上,请画出行李箱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拉力F到O点的力臂L。如
答图M6-7所示。
10. 杠杆OA可绕O点转动,受力情况如图M6-11所示。请在图中作出重力G的力臂L,并画出作用在B点的最小作用力F。
如答图M6-8所示。
11. 如图M6-12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1和其受到的阻力F2。
如答图M6-9所示。
重点4:滑轮组
12. (2021广东,节选)用如图M6-13甲的滑轮组提升重200 N的物体,已知拉力F为80 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M6-13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__________(填“A”或“B”),动滑轮重为__________N。
A
40
13. (2020广东,节选)如图M6-14所示,人向下拉绳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400 N,动滑轮重6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 m,人需用的拉力为_____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m。
230
1
14. (2018广东)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M6-15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图M6-15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B
15. 请在图M6-16中画出最省力且又能改变动力方向的绳子绕法。
如答图M6-10所示。
重点5:弹簧测力计
16. (2019广东,节选)图M6-17中物体A重为__________N。
1.2
17. 手提拉环,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指针位置如图M6-18所示,(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 N
B. 该测力计现在可以直接测量
C. 测量物体的重力前,应把测力计水平放置进行调零
D. 利用该测力计测量重力,被测物质量不能超过500 g
D
18. 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 N,则物体的重力( )
A. 等于10.0 N
B. 小于10.0 N
C. 大于10.0 N
D. 无法判断
B
19. 如图M6-19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 N,乙物重3 N。 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 3 N
B. 5 N
C. 8 N
D. 2 N
A
重点6: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0. (2021广东)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M6-20所示。
(1)根据__________条件,当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
(2)小明在图甲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与同学们一起改进实验,如图乙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通过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3)写出用图乙装置的一条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序 长木板运动情况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匀速 2.0
2 由慢到快 2.0
3 由快到慢 2.0
2.0
不需要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更易操作。
21. 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甲和乙、滑块(质量已知)、钩码、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①将滑块放在水平长木板甲上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滑块上砝码的个数改变滑块的压力,记录多组滑动摩擦力
F及压力FN的大小,作出摩擦力F随压力FN变化
的图像,如图M6-21中F-FN图像甲所示;②换用
木板乙重复上述实验,作出摩擦力F随压力FN变
化的图像,如图M6-21中F-FN图像乙所示。
(1)如下图所示,__________(填“A”或“B”)操作更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F-FN图像可知:①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__________比;②长木板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接触面更粗糙。
A
正
甲
重点7: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2. (2016广东)如图M6-22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和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杠杆平衡(杠杆自重、挂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则杠杆左右两边的力臂之比为__________,1个甲球和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2∶1
1∶3
1∶3
23. 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M6-23甲所示。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左
(2)如图M6-23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 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M6-23丙所示。 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____,拉力的大小__________。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要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偏小
变小
不变
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24. 图M6-24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的部分实验操作,每个钩码所受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杠杆初始状态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或者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 (均填“左”或“右”)
右
右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此时若在A、B下方同时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 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 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______N。
6
左
变大
4
3
25.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M6-25甲所示,在杠杆右侧B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侧A处挂__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
3
(2)如图M6-25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过程中,如图M6-25丙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 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F和1L的图线如图M6-25丁,由图丁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__________,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_____m。
变大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
反比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