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中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综合性学习中考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7 11:3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中考复习专题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学习目标)
1.在阅读中积累并获取关键资料
2.学会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2.讨论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阅读书好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伟人同行于谦曾说: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一书、一人、一世界。这就是看书人的心境。晨昏相伴,忧乐相亲,与一百单八将一起侠义,一起欢乐,一起黯然——未见便似故人。
——读《水浒》有感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回首往事,鲁迅先生以深沉的笔调诉说过往的稚嫩与苍凉,心灵的向往与迷茫,那如大海般波澜不惊的调子,就这样以它沉静的方式,融入进每个阅读者的心中,成为每个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才九年十一班赵欣博 读《朝花夕拾》有感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漂落孤岛的他,手中只余《圣经》和他心中的上帝,他用他坚定的望向大海的眼神,告诉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你一定会拥有一把智慧的钥匙。
——才九十一班鲍可馨读《鲁滨逊漂流记》都德说: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海洋——浩瀚,博大;母爱——无私,宽广。当这两样事物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时,“爱的哲学”便油然而生。它似点点繁星,引导困境中的你,走出迷茫。
——才九年十一班赵琳涵读《繁星春水》有感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开启人性灵魂的大门,让我们进入至高的精神空间。那些人们坚强的品质,或许你读不透他们内心的挣扎与坚忍,但经你仔细推敲与琢磨后,终能明白内心的孤寂与燃烧着的渴望和理想之火。而这样的过程,正是涤荡心灵的时刻,增长你智慧的法宝。
——才九十一班臧慧琳读《名人传》有感考考你名著阅读重点篇目
七年级——《繁星·春水》
       《鲁滨孙漂流记》
八年级——《水浒》
      《名人传》
    九年级——《朝花夕拾》你能说出它们都塑造了哪些主要人物形象吗?《水浒传》
《朝花夕拾》
《名人传》
《鲁滨逊漂流记》
《繁星春水》一百单八将长妈妈、父亲、
藤野先生、范爱农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
米开朗琪罗鲁滨逊、星期五母亲、儿童1、请从下列形象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完整地写出相关内容,再简要地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注意:不得抄袭示例。) 选项:(1)贝多芬(2)吴用(3)鲁滨逊?(4)鲁智深(5)长妈妈
示例:[人物情节]星期五:他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他对于自己的父亲有着无限的爱与眷顾; 被鲁滨逊所救之后,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毅然决然的决定做鲁滨逊的仆人
?[我的思考]星期五是?聪明,智慧,勇敢,勤劳.同时,他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男子汉, 答题要点:人物出处(作者、篇名)+人物简要+情节名称(情节简述)、人物性格特征 (读者感受)示例:[人物情节]鲁提辖是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原名鲁达,是梁山好汉之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讲的是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疾恶如仇的人。2、关注典型题例,明确解题思路 独立思考初三、一班开展了天津与全国市民图书阅读
情况的对比研究,获得了以下数据:根据这一组数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解题策略:
天津阅读率2008年较2005年有大幅度增长;全国阅读率2008年与2005年基本保持不变。横着看:解题策略:
2005年天津阅读率低于全国平均阅读率;2008年天津阅读率高于全国平均阅读率;2008年天津人均阅读量略高于(或基本持平)全国人均阅读量。竖着看:解题策略:
2005年与2008年相比,天津阅读率由原来的低于全国水平到高于全国水平。整合生成: “2005年天津阅读率低于全国平均阅读率;2008年天津阅读率高于全国平均阅读率”这两条信息属次要信息,可以被生成的信息包容,因此可以去掉,留下另外四条:
1.天津阅读率2008年较2005年有大幅度增大; 2.全国阅读率2008年与2005年基本保持不变; 3. 2008年天津人均阅读量略高于(或基本持平)全国人均阅读量; 4.2005年与2008年相比,天津阅读率由原来的低于全国水平到高于全国水平。筛选删除归纳出解答图表题的一般思路1、仔细研读题干,明确内容和要求;
2、先看表头,明确项目;
3、采用先横向,后纵向,再交叉整合的方式逐项提取信息;
4、结合题目要求,筛选删除次要信息,保留关键信息。
5、要充分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做到简洁、准确、通顺。合作探究3、你们班的学习小组认为课外读物的类型与提高语文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针对统计表中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将开展一次语文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拟出简洁、鲜明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本次活动自行设计一条生动的标语。
主 题:——————————————
标 语:—————————————— 主题要能体现语文主题阅读活动,标语要与主题相关,且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使标语生动。
主题:走进名著,推荐名篇;
标语:让名著、名篇成为提高语文水平的阶梯。
2分,主题1分,标语1分。筛选提取类。
1、考察要点:筛选提取类的特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主要是读写结合、归纳概括、提炼整合、重组表达。
2、其常用题型有:拟标题、拟广告词、标语、说要点、说寓意、找论点、举论据等。
3、解题基本思路:
一是,整体感知文段,并思考内容要点;
二是,从文段中搜索选择关键词语,提炼成一句简明的话。 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1)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个字。
正方:————————————————
反方:————————————————
(2)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任选一句,谈谈心得体会: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链接资料: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质疑着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④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力量答案示例:
①正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
 反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求学是为学之本,也是做人之本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善于推已及人情境说话类。 主要考查点:解说原材料的内容要点,解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现象等,体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性;评价原材料的情感、内容、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等妙处。 解题要点:
从原文出发,在整体理解了材料中的基础上,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应是完整的句子,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切不可脱离原材料妄发议论。 3.综合性学习。(6 分)
阅读下列材料,作一些思考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l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 2 )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 l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 2 )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 l )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漫画、音像制品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文字作品,开展丰富多才的读书活动。(符合题意即可)
3 )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3 )示例:提问一:当前社会上普遍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下降,您认为语文教师(或语文教学)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提问二:面对当前不少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的现状,您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来改变这一现状?提问三:在语文教学中,您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好“读图”与读书的关系?综合实践类
考查点:这类题型也就是以上三种类型的融合,要求学生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建议或观点。观点、建议应该合情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解题要点:要弄清说话的对象、内容以及说话的目的,才有可能做到规范答题而不失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你读懂他们了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同时,生活也使语文更加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生活因语文而美丽。生活处处皆语文,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读懂生活!漫游语文世界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诚的朋友。 在所有动物中间,马是身体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的最协调,最优美的。 至今,如同我们的一切美好的传统都像黄河之水似的流传下来那样,我们的历史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也都遗传下来了。这就是“龙马精神” 马的世界母亲是雕塑大师。 我们——就是母亲最好的杰作。 感恩母亲比起母亲, 罗丹又算得了什么! 罗丹的石头,雕出来的还是石头。 母亲雕出来的是生命!
献给母亲的歌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 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我们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的心中!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爱花之人,定赞花之妖娆;追鹰之人,定慕翔之自由;慕桥之人,定向往桥之清闲。 康河上康桥的妩媚,蛟河上赵洲桥的华丽,永定河上泸沟桥的自然,西湖上断桥的忧郁……? 时常想起这些桥的名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桥却给了我清逸的心情。 说不尽的桥中考综合性学习篇目:
七年级上册 《漫游语文世界》
七年级下册 《马的世界》
八年级上册 《说不尽的桥》
八年级下册 《献给母亲的歌》
九年级上册 《好读书 读好书》
九年级上册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你准备好更上一层楼了吗?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 93岁老人40年织就“柳树桥”。在巴东县水布垭镇有一座用两棵活柳树编织而成的桥。创造这一奇迹的是现年93岁的向志信老人。40多年前,每当洪水暴发时,总有河水冲走学生的事情发生。于是,老人就产生了造一座柳树桥的念头。他沿河边栽下了许多柳树,精心挑选其中的两棵育植“树桥”。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长约10米,高4米的“柳树桥”终于织成了,成为学生上学和山民们出山进山的必经通道。[材料二] 70岁老人40年建起“悬空寺”。在福建近海的一座岛上,有一座悬空在山坡上的明心寺。建造这座寺院的是年近70的“和尚愚公”释法妙。40年前,释法妙独自住在山上的竹棚里。他每天背着工具徒手攀爬到白土洞开山凿壁。40年后,一座1500平方米的寺院终于建成了。明心寺大部分悬空,全用柱子支撑,每层建筑都巧妙利用山形地势,里面却如同迷宫般曲折幽深。如今明心寺已成为岛上弘扬佛教文化的圣地。1.这两则材料中,你认为两位古稀老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

2.两位古稀老人用毕生精力造柳树桥,建悬空寺,其主要动机是什么?
答:
3.两位古稀老人造桥建寺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
两位古稀老人都用40年的时间
成就一桩事业等。 造“柳树桥”的动机:方便学生上学,造福当地。造“悬空寺”的动机:弘扬佛教文化。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确定目标,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 “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5分)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节选自茅盾《沦“人迷”》)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因为第三则是对社会上读书浮华风气的批评,与演讲的主题无关。
(答出“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得2分,说明理由得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西游记》《水浒》《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过原著的24人29人56人48人看过影视的98人83人21人16人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其一, ;其二, 。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6分)探究性学习。(3分)
材料一:对某区一所中学初三(3)班49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己求过或家长帮助求过护身符的占96%;经常到网上占卜浏览的占34%;相信命由天定的占1l%;相信自己的幸运花、幸运石、幸运数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占78%……
材料二:在某搜索网站输入“占卜”二字,可检索到34.4万个网页;输入“星座”二字,可检索到267万个网页。从搜索结果看,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内容充斥网页。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为青少年出版一些好书,多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场所,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读了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不没统一答案。示例:①当今社会有些青少年非常迷信;②某些网络媒体里充斥着大量的迷信邪说:③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为之创设良好的环境,多读好书,从而抵制迷信思想的侵蚀。(能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概括出现象及原因,给2分;从材料三中提炼出整改措施,给1分;若观点相反不给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2006年11月13日开始,12集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综合下面材料,说说“大国”的含义。(3分)
荷兰: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在三百年前,仅有150万人口,却将自己的经济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荷兰没有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统一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的动力,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美国:只有230年的历史,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最终在20世纪后期,美国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

苏州网狮园的引静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颇像苏州出产的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这座桥全长只有两米多,游人只需三四步即可跨过。它造型优美,侧立而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妩媚可爱。桥面两侧,均有石栏,石栏两端,刻作依次递减而连接的三个半圆形,以示桥栏两端美丽而明确的终止。桥面正中,则刻以圆花形浅浮雕纹饰,避免了平板单调。
根据上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三个词语概括引静桥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短小、优美(娇媚可爱)、精致(基本意思对即可) 认识鲁迅
要求同学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下面是同华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现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则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科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随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
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材科三:两张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活动三:汲取精华
要求同学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感想:
活动四:提出疑难
要求同学记下读鲁迅作品时遇到的不解的问题、或想跟鲁迅先生商榷的问题等。学校将举行论坛,邀请鲁迅研究专家与同学对话,在论坛上你准备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你的问题:-----------------------_____你校响应芜湖市教育局“营造书香校园”的号召,准备于2007年5月10日下午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22、请你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然后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说出两点即可)(4分)
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所,拾取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自动投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
23、5月9日下午,由你代表学校去邀请芜湖市“图片漂流”活动发起人张教授参加本次活动,请你把对张教授说的话写出来。(3分)
?24、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3分)
答案:
22、(4分)示例:①传递知识,让书香远播。②以书为媒,广交朋友。③传递文明,传递诚信,传递和谐。④好书共享,经济实惠。(答出1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3、(3分)示例:尊敬的张教授,明天下午我校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我代表学校想邀请您到我校进行现场指导。(答出称呼、时间、地点、内容得2分,符合口语表达特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4、(3分)示例:①让我遇到更多像你一样喜爱我的朋友吧!②你不是我的终点站。③我的愿望是漂流。
假设你是某校读书活动的参与者,请完成以下问题(4分)
(1)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心得。下面是小李的阅读感受,请在备选的答案中,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写到文段的括号里。
只有广博的阅读,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我从《论语》中学得( ),从《史记》中学得( )从《正气歌》中学得( ),从鲁迅学得( ),从马克思主义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著。
【备选答案】 A.批判的精神 B.坚贞的气节 C.智慧的思考 D.严肃的历史精神 (2)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看法。(50字以内)
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认同( )的观点。理由是:
答案:(1)C、D、B、A
(2)示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1)要依顺序填写,全对1分;(2)理由合题意3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