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6 08:4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字用尚未标注刻度值的自制杆秤来估测物体的质量,秤砣上标示其自身质量为300g,没有测量物时,杆秤刚好水平平衡(如图1所示);当挂上物体后,把秤砣的吊绳放置在杆秤的M处时,杆秤也水平平衡(如图2所示),粗略估测物体的质量,合理的是(  )
A.300g B.400g C.600g D.900g
2.看漫画图,小猴和小兔在分萝卜,他们用一个三角形支点支起萝卜,当萝卜平衡时,小兔选择了长的那段萝卜,小猴选择了短的那段,请你分析一下小猴和小兔谁分的萝卜重?(  )
A.小兔 B.小猴 C.一样重 D.无法判断
3.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
A. B.
C. D.
4.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B.杠杆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
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D.有力作用在杠杆上,但此力的力臂可能为零
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把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保持钩码位置不变,则杠杆会(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绕固定点O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处挂一重物G,端点处有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拉力F,使其缓慢地向图中A位置移动到B的过程中,关于拉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增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是某起重机示意图。当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向支点O的过程中,拉力始终竖直,主梁始终水平且重力和支点处的摩擦不计,则拉力F与重物到支点O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为了安全,从力学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   (填“远离”或“靠近”)墙壁,原因是   。
9.如图所示支点为O,手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轻质杠杆,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重6N,OA=30cm,AB=20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10.人们吃硬东西时,用门牙咬不动,便换用里面的臼齿(大牙)来咬,这其实用到了物理学中的   原理。从物理模型的角度看,换用里面的牙咬硬东西,是通过改变   来省力。
11.在如图所示的测量中,测力计竖直向上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此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忽略杠杆转动轴的摩擦,仅将钩码的悬挂点从A移到B,若重物提升高度相同,则额外功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如果把正在铲土的铁锹看成是杠杆,那么图中A、B、C三点中,支点是   点,动力作用点是   点,阻力作用点是   点。
13.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F甲   F乙;如果两种方法都将水泥板拉至竖直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等因素,两次拉力做功W甲   W乙。(均选填“>”、“=”或“<”)。
14.如图所示,小敏在运动会上竖直举着班牌匀速前进,前进时班牌遇到水平向后风的阻力为20N,作用在A点上。若将班牌视为杠杆, AC间的距离是BC间距离的3倍。为了更省力, 她应将图中   (填“B”或“C”)点作为支点,手对另一点施加的力为   N,这个力的方向是   (填“水平向前”或“水平向后”)。
三 、画图题
15.如图所示,画出FA的力臂并画出在B端施加一个最小的使杠杆平衡的力FB。
四、实验探究题
16.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的静止状态,他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侧调节。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B两点下方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     (仍保持平衡/左端下沉/右端下沉)。
(3)取下A点下方所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斜向右上任意方向拉住C点,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____ B点下方钩码的总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小于”均有可能
(4)在实验中,小明不慎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遗失,于是他在杠杆上右侧适当位置粘了块橡皮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丁所示),此装置     (能/不能)继续用来完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五、综合计算题
17.一根质量为40kg,粗细均匀的实心木材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从其右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可使其右端抬起,如图甲所示。另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材B,从其右端施加竖直向上500N的拉力F1可使其右端抬起,如图乙所示;从其左端施加竖直向上400N的拉力F2可使其左端抬起,如图丙所示。求:
(1)将木材A右端提起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
(2)木材B的重力。
答案
1.D
2.B
3.C
4.D
5.B
6.B
7.B
8.靠近;为了安全,应减小A处拉力的负担,即减小A处的拉力大小,阻力 F2和动力臂l1不变,根据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应减小阻力臂l2才能减小动力 F1
9.10
10.杠杆;阻力臂
11.省力;0.5;减小
12.C;B;A
13.=;<
14.B;40;水平向后
15.解:如图所示:
16.(1)右
(2)左端下沉
(3)D
(4)能
17.(1)解:一根质量为40kg粗细均匀的实心木材的重力G=mg=40kg×10N/kg=400N
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从其右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可使其右端抬起,即木材绕左端的点向上转动,可将木材视为杠杆,动力臂是木材的长度,动力是拉力F,阻力是木材的重力,阻力臂是木材长度的一半,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
木材的重力为400N,解得F=200N。
答:将木材A右端提起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为200N
(2)解: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材B,从其右端施加竖直向上500N的拉力F1可使其右端抬起,以左端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l'=F1l
解得
从其左端施加竖直向上400N的拉力F2可使其左端抬起,以右端为支点,此时阻力臂为l''=l-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l''=F2l
解得
两式联立可得
答:木材B的重力为9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