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生活中的装饰布(教案)- 美术三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3生活中的装饰布(教案)- 美术三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16 09:5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姓 名 学 校
学 科 美术 联系电话及邮箱
年 级 三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13年人美版美术
相关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设计·应用
1.单元内容分析
三年级下册的课程中,设计·应用占据了20课中的五课,占比1/4。分别是《生活中的装饰布》、《秸秆造型》、《设计小帽子》、《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和《设计动漫标志牌》。 《美术课程标准》有关课程内容的说明中定义“‘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突出动手,动脑性,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设计 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是以观察和分析用品的造型,色彩,媒材与用途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感受。根据物品的用途,提出设计构思,用手绘草图或立体模型的方法加以呈现。 纵观整体美术课程,关于色彩知识的课有三年级上册《色彩滴染》,第三课《四季如画》,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色彩斑斓窗户》,四年级上册《快快乐乐扭秧歌》,下册的《向日葵》,《画水果》,可见本课在全册色彩知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为后续色彩知识的学习下基础。
2.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
三年级下册中设计·应用的课程分别有《秸秆造型》、《设计小帽子》、《生活中的装饰布》、《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设计动漫标志牌》。本册的设计内容更贴近生活,注重装饰与设计的结合。 (
实用性
) (
设计
) (
整体性
) (
多元性性
) (
人文性性
)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生活中的装饰布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教材的编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以冷色为知识点的色彩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装饰布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它给我们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居环境增添了色彩,具有实用和美观的双重作用。
2.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与本册《色彩斑斓的窗户》,以及四年级上册中《快快乐乐扭秧歌》一课,共同构成色彩知识单元。纵览全册内容,关于色彩知识的课有三年级上册《色彩滴染》,第三课《四季如画》,三年级下册第二课《色彩斑斓窗户》,四年级上册《快快乐乐扭秧歌》,下册的《向日葵》,《画水果》,可见本课在全册色彩知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为后续色彩知识的学习下基础。
3.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冷暖色有了初步分辨能力,通过构建情境,运用探究学习模式,使学生初步树立色彩认知能力,形成装饰美化环境意识,体验装饰生活环境的过程及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力求让学生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装饰布,认识冷色,感受冷色给人带来的美感。了解色彩的冷暖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综合性因素所决定的,同时初步学习连续纹样图案的基本设计方法,感受其重复,韵律,节奏等装饰美。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认识冷色,知道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初步感受冷色,能运用简单的连续纹样和冷色设计装饰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对比体验,感受色彩的冷暖是物理、生理、心理以及色彩本身综合性因素所决定的,利用小组合作拼摆的方式,学习利用连续纹样和冷色设计装饰布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索色彩奥秘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冷色,知道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学习利用连续纹样和冷色设计装饰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冷色装饰布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教具准备:课件,道具小鱼,装饰纹样图,范画,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等。 探索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生活中的装饰布》 首先请同学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图中的纹样有什么规律?请同学分组汇报。 【设计意图:对装饰布图案有初步的感知,学生自主探究,总结规律。】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刚你们发现的规律,利用道具小鱼在桌子上摆一摆,看看可以怎样摆? 请同学在黑板上摆几种方法。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教学重点。】 除了同学们的方法以外,还可以把相同的图案放在四个角,中心有一个独立图案。像这种以一个图案或一组图案,通过重复排列形成的,连续不断的图案叫做连续纹样。 【设计意图:出示定义,解决本课重点。】 色彩知识 欣赏课本中的装饰布,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中什么颜色运用得最多?他们给你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为解决本课另一个重点做铺垫。】 在色相环中,和右边的暖色相比,左边的蓝色和绿色显得很冷,我们称为冷色。 冷色定义:冷色是指给人以凉爽感觉的颜色,如蓝色,绿色等。 冷暖是相对的,有对比,才有冷暖。 【设计意图:结合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进而解决本课另一个教学重点。】 我们刚刚看见那么多冷色,你能从身边的用具里把冷色找出来吗? 【设计意图:体现生活中的冷色无处不在。】 浩瀚的大海,宁静的丛林都是自然界的冷色。在我们周围,也有各式各样的冷色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根据刚刚学会的图案知识,设计一块冷色调的装饰画。 艺术表现手法不限,可以剪贴,油水分离,绘画等。 出示教师利用各种方法绘制的范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画,启发学生思路,用实践感受运用冷色设计装饰布的乐趣。】 作品展示 请同学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述表达能力。】 知识拓展 今天我们在课上认识了冷色,并运用冷色设计出了漂亮的装饰图案,生活中还有很多拥有类似设计的物品。 【设计意图: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本课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围绕连续纹样的创作方法,和冷色在画面中的运用进行作品介绍。 评价的方法: 自评、师评、互评相结合。 评价的时机: 强调展示交流中评价。 评价的要点: 连续纹样的设计思路。 冷色在画面中的运用。
7.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装饰布 连续纹样 (学生拼贴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