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你知道吗?
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
阅读课本59页正文,分类标注
姓名:
民族:
生活时代:
成就: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演
变
毕昇泥活字
木活字
王祯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铜活字
活字印刷术发展
1.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
2.北宋:
3.元代:
4.元朝中期:
5.意义: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活字印刷术(毕昇)
转轮排字法(王桢《农书》)
铜活字印刷
1
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1.指南针的发明与改进
司南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
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1.指南针的发明与改进
罗盘针
3
今天的指南针
1.指南针的发明与改进
指南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两段材料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缕悬法指南针
水浮法指南针
(1)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
宋元时期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2.火药的发明与使用
日本
非洲
大洋洲
欧洲
阿拉伯
波斯
元
三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活字印刷术
朝鲜
东南亚
指南针:向西传入阿拉伯国家,再传入欧洲。
火 药: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4世纪又传入欧洲。
活字印刷术:13世纪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南传入东南亚;向西传入波斯,欧洲。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影响
发明 出现时间 发明者 传播时间
活字印刷术 北 宋 毕 昇 13 世 纪
指 南 针 战国出现司南;北宋指南针出现 劳动人民 南 宋
火 药 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 炼丹术士 13、14世纪
小结一下:
陆上交通特点:
1.古代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驿
站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网络,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的作用。
鸡鸣驿
芝麻开花节节高
指像芝麻开花一样
一年比一年好
进入成熟期的芝麻
每开花一次
就拔高一节
接着再开花
茶品文化
急递铺令牌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
距离就设有“急递铺” 在 铺卒到紧急文书后,
骑快马传到下一个
急递铺,直到送
达接收地。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
400里。
特快专递
阅读课本62页第1-2段正文和元代中外交通图,标注出陆上交通的特点。
陆上交通特点:
1.古代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
3.元代的陆上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阅读课本62-63页正文和元代中外交通图,标注出海上交通的特点。
海上交通特点:
1.宋代的海陆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元朝海上交通方位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宋代与中国有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
中国
西方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
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
亚洲
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学习与探究:
概括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
国家统一
科技发达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贸易频繁。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