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6 14:2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教材分析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认同排尿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1.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教师:泌尿系统模型、肾单位结构挂图、投影仪、投影练习题。
学生:教材、笔记本、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六、课时分配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二、尿的形成肾脏的结构:每1个肾脏都有100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漏斗状囊
肾小管——细长,外缠绕毛细血管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思考回答 观察,说出名称
看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讨论题。小组代表发言
踊跃回答
学习欲望被激发
看书,后以小组为单位归纳
小组代表板书 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引出本节 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理论与实际相结
合,激发学习热情
三、尿的排出小结练习 复习提问:一个人只要是活着,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什么,同时体内会产生什么?
问:人体内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人体内废物过多会怎样?从而引出本章
引导:以上废物以什么形式排出?从而引出本节主题。
出示泌尿系统模型。
指导学生看书,然后提问
再次提问肾脏的作用,引出尿的形成
询问了解哪些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指导看书,归纳肾脏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以表解的形式表示出来
展示挂图,与学生一起完善表格或表解
指导看书
问:肾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引导:尿如何排出
排尿有何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投影练习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设计(表解),并进行归纳的能力
明确结构特点,以便推测尿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推断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