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2.1 单式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
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张小楠把自己6~12岁每年生日测得的身高数据制成了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
新知导入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条形统计图便于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0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身高/cm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2012年6月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1)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
的?从6岁到12岁,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呈现上升的趋势的。
11
14
33
38
40
看图讨论:
1.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到校情况是怎样变化的?从7∶20到8∶00,一共增加了多少个学生?
2.哪个时间段学生增加得最多?是怎样看出来的?
3.你还能想到什么?
讲授新课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2)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从几岁到几岁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答:从折线统计图看出10至11岁这一年张小楠身高增长得最快,因为统计图上的线段图最接近垂直。
新知讲解
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标题和统计日期
横轴表示年龄
纵轴表示身高
各点表示各年龄时的身高。
将各个点用线段依次连接形成折线统计图。
下面是植物园和丰台城区两地PM10情况统计图
优
优
(6-20时) PM10可吸入颗粒物情况统计图
(6-20时)PM10可吸入颗粒物情况统计图
(教科书第22页练一练)
1.
你上小学后身高时怎样变化的?收集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数据,先填写统计表,再完成折线统计图。
答案不唯一,先收集数据,再填表绘图,最后根据图表信息讨论问题。
王濛濛
117
123
128
134
139
2021
6
当堂练习
条形
(1)( )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反映数量的( )情况。
(2)需要检测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3)要反映工厂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 )统计图。
折线
增减变化
条形
折线
2.填空。
新知讲解
观察折线统计图,连接两点的线段越陡,说明变化幅度越大;线段越平缓,说明变化幅度越小。
(1)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到几时上升最快?
(2)病人的体温从几时起开始下降?从几时起趋于平稳?
(3)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7:00~13:00不断上升,从11:00到13:00上升最快。
从13:00起开始下降,从19:00起趋于平稳。
病人体温最高时是39.5℃。(答案不唯一)
当堂练习
新知讲解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课堂练习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四年级有( )人近视,近视人数最少的是( )年级
(2)观察这张折线统计图,你最想说什么?
25
一
建议同学们做到科学用眼,注意眼的卫生,经常做眼保健操。
李阿姨开了两家文化用品商品,从下图中可以可能出两家店得营业额的变化情况,现在李阿姨打算关闭一个店,转做其他生意。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为什么?
应该关闭甲店,因为甲店的销售额呈逐月下降的趋势,而乙店的销售额却呈逐月上升的趋势。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Goodbye~
感谢聆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