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乘法运算定律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本节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归纳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符合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情境导入
(教科书第60页例3)
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
同学们分成3组踢毽子
每组5人。
练一练1
87×12+13×12
38×68﹣38×38
在两积之和(差)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两个乘数能凑成整十或整百数时,一般可以简便计算。
讲授新课
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再和同学说说有什么发现。
每组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相同,计算结果也相同。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 + b)× c = a × c + b × c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积不变。
a×b=b×a
加法交换律:
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探究二:
课堂探究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c=a×c+b×c
(6+4)×24=6×24+4×24
讲授新课
方法二:
23×(5×6)
=23×30
=690(人)
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再用每个班参加的人数乘全校班级总数即可求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你能很快算出下面气球上三个数
的积吗?
680
660
500
问题: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计算吗?说一说你这样计算的理由。
(75+45)×60
=120×60
=7200(元)
75和45可以凑整,计算比较简便。
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75 ×60 +45×60
=4500×2700
=7200(元)
答:李阿姨花了7200元钱。
当堂练习
当堂练习
3.判断下面各题。
(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数与0相加也都得0。( )
(2)1+1=1×1 ( )
(3)134+196=134+200+4 ( )
(4)求剩余部分的运算叫作减法。 ( )
×
×
×
×
本课小结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c=a×c+b×c
课后作业
练习册32页。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