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17.苏州园林)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17.苏州园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24 12: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17.苏州园林)
优化题型训练
知识积累运用
1.下面词语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 )
A.轩榭(xiè) 池沼(zhào) 因地制宜(yí)
B.嶙峋(xún) 镂空(1òu) 自出心裁(cái)
C.间隔(jiān) 蔷薇(wēi) 重峦叠嶂(zhàng)
D.阶砌(qì) 丘壑(hè) 荷枪实弹(hè)
答案:D导解:A项“沼”,应读“zhǎ0”,B项“峋”“ü”上两点应去掉,这是拼读的规则;C项“间”应读“jiàn加”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出心裁:出于内心的创造和裁断。
B.轩榭:轩,建筑在台上的敞屋;榭,有窗的廊子或小室。
C.胸中有丘壑: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D.嶙峋:突兀的样子。
答案:B 导解: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3.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更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1)伶珑( ) (2)滕萝( )
(3)曼延( ) (4)佩合( )
答案:(1)玲 (2)藤 (3)蔓 (4)配
4.(成都市中考)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_____的图画。
②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必须首先具备______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为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是必要的。
A.完美 追求 观察 B.完整 探求 观察
C.完美 探求 观测 D.完整 追求 观测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导解:选择词语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
5.(苏州市中考·课改卷)街道,是一座城市最为传神的地方,何况是一条临河的小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古老苏州的不朽记忆,也是现代苏州的水乡情结。
保护好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也就能保住古城的那份神韵。
假设:你家附近新修了一条临河的小街,环境幽雅恬静。①请你为这条小街起一个街名,要求与“枕河”的意境相吻合。②请你给临河的人家写一句话,提醒他们注意保护好身边的小河,语言要委婉。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导解:这是一道开放题。小街的名称要符合“枕河”的意境,给临河人家写的话要符合委婉的要求。
阅读理解欣赏
(一)课内阅读21世纪教育网
(广安市中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
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
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21世纪教育网
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
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6.第一段中有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请指出是哪句话 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明语言要求准确,试从选文中找出一个语句,分析是怎样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自己的话描述“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从四个方面说明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7.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
8.略。导解:要抓住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性词语进行分析。
9.绝不讲究对称。
10.虽然有花墙和廊子间隔着,实际上并没有完全隔开。人们站在某个地方,不仅能看见花墙和廊子内的景致,而且透过镂空的花墙和无墙的廊子,还可以看见更多、更深、更远的景致。21世纪教育网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l~14题。21世纪教育网
雍和宫
北京,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有众多的寺庙,而其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当推城北安定门内的雍和宫。它那高高的红墙,巍峨的殿宇,金黄色的琉璃瓦,显示出不同凡响的皇家雍和宫是一座喇嘛庙,但却称之为“宫”,这其中有一段传奇般的历史变迁。雍和宫建于1694年,是康熙皇帝为其第四个儿子胤旗建造的居所,后称“雍亲王府”。康熙死后,继位的就是胤祺也就是雍正皇帝。那时的雍亲王府便成了行宫;雍正三年改称“雍和宫”。雍正皇帝死后曾暂停灵柩于雍和宫,刚刚继位的乾隆皇帝限令工匠三日内将该宫的绿琉璃瓦全部换成黄琉璃瓦,雍和宫便有了如今的气势。据说是由于雍正好佛,公元1744年乾隆依皇太后的意愿改雍和宫为喇嘛寺,并从蒙古招来五百名喇嘛长住。其实雍和宫改喇嘛庙的主要原因是乾隆皇帝维持多民族和睦相处的政治需要。21世纪教育网
雍和宫占地六万六千四百平方米,由南向北有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五座大殿,另有三座精美的牌楼及众多的配套建筑。其建筑形式华丽宏伟,融汉、蒙、满、藏为一体,具有奇异的色彩。由于雍和宫的地位特殊,使它拥有极丰富的珍藏,宫内有大量的佛像、法器和壁画,它像是一座宗教艺术的珍宝馆。雍和宫的宝物中尤以木雕制品最为有名,“五百罗汉山”、“大木佛”和“金丝楠木佛龛”被称为木雕三绝。特别是万福阁内的大木佛,其高二十六米(地下八米,地上十八米),直径八米,竟是用一整根旃檀木雕成,举世罕见。据说当年运木料用了三年,雕刻制作又用了三年。
雍和宫经常举办各种宗教活动,而每年阴历正月二十九至二月初一进行的“打鬼”则是其最有特色的一种。“打鬼”时,高级喇嘛大声诵经,乐队吹吹打打,许多戴着兽面具的喇嘛追打“黑白二鬼”,并环绕各殿跳独特的布扎克舞,直到最后将用灰面做的“鬼”用刀杀掉,据说可保一年大吉,每逢“打鬼”,观者如潮,为京城盛事之一。
由于雍和宫名气很大,不少外国元首曾来此观览。1956年亚洲七国佛教代表团曾在这里举行过大法会。雍和宫喇嘛庙,历经沧桑二百年,所幸基本保存完好。只在解放前,这里曾驻有国民党军队,文物遭受一些损失。解放后,政府在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进行大规模修缮,使雍和宫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11.文中第一段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适当的一项是( )
A.特色 B.气质 C.声势 D.气派
12.文中第二段中提到雍和宫的历史变迁时,涉及到几个皇帝,在下列方格内写出他们的名号,并指出他们几个的世袭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三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出例句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二段中加点的“据说是”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D
12.康熙雍正乾隆康熙是雍正的父亲,雍正是乾隆的父亲。
13.列数字,如雍和官占地六万六千四百平方米;举例子,如五百罗汉山,大木佛等。
14.不能删去,用“据说是”不确定语,表明至多是个次要原因。去掉后就完全肯定了,变为改雍和官为喇嘛庙的原因是由于雍正好佛,这与后文不符。21世纪教育网
表达交流拓展
15.观察本地的园林、民居或其他建筑,并向同学们说说它们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导解:本题是开放性的,不拟答案。可先布置学生观察景物,然后交流。要提示学生观察建筑物的特点,不要泛泛而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