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3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6 16:2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图示,描述河谷的演变过程,明确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的关系。
2.结合案例,分析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特点,说明其形成过程。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理解聚落布局中的人地协调思想。
新课导入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镇 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然而,长江在此处持续向北发生偏移,西津渡所在的南岸泥沙淤积,慢慢成了陆地。曾经喧嚣的码头最终沉埋于地下,它所在的位置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商业街。你知道长江岸线镇江段为什么会持续向北推移吗
河谷的演变
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它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
河流侵蚀
下蚀
侧蚀
溯源侵蚀
河谷延长
河谷加深
河谷拓宽
河流发育初期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
侵蚀作用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
河谷窄而深,横剖面呈“V”型
黄河壶口瀑布
拓展:河流袭夺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袭夺前
袭夺后
高位河
溯源侵蚀
低位河
断头河
改向河
袭夺湾
袭夺河
中期——V型谷形成后
B
A
河流落差减小,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开始变得弯曲。
A 侵蚀
B 堆积
凹岸
凸岸
堆积为主


侵蚀为主
侵蚀为主

堆积为主

成熟期
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宽而浅,横剖面的槽型
牛轭湖
平直河道
形成曲流
出现曲流颈(P)
裁弯取直
出现牛轭湖
凸岸
凹岸
河流阶地
河漫滩
河流阶地
河漫滩
河漫滩
阶地
河床
枯水位 洪水位
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河床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ACD
小结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的地貌。
冲积扇
扇顶
扇缘
颗粒物由粗到细
砾石
粉砂
粘土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河流携带的泥沙、砾石逐渐沉积而成。(位置、地形、流速、作用)
河漫滩平原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河流在凸岸堆积,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或下切侵蚀,河漫滩废弃。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起来,形成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河流流到入海口地区,水下坡度平缓,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河流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而成。(位置、地形、流速、作用)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城市多分布在河流两岸,且越往河流的下游城市越集中
华北平原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华北地区: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
河流冲积平原对聚落的影响
合作探究
有利条件:
(1)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2)河流作为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不利条件:易遭受洪水威胁
聚落点的选择
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
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而且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练习
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 B.b-② C.c-③ D.a-②
2.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B.b处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减弱
C.c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
D.下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
DA
读右图,回答3-4题。
3.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  )
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B.洪(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4.a 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
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
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取用河流淡水
AB
长江下荆江河段,平均每29km即有一条比较大的故道,故道的分布密度在我国河流中极为罕见。下图为不同时期下荆江河段河道形态图。读图完成5-6小题。
5.能够正确表示下荆江河段故道形成过程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6.故道及其周边应主要用于( )
①发展水产养殖 ②房地产开发 ③蓄洪泄洪 ④粮食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DC
黄河含沙量非常大,因此常常引起河道改变。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读图完成7-8小题。
7.1972年以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幅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渤海湾水深增大,黄河来沙淤积变缓
B.近年来中上游修建大量水库拦截了泥沙
C.近年来黄河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加明显
D.黄河上游流速变慢,溯源侵蚀大量减少
8.河流三角洲常常是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
黄河三角洲却相反,其原因是( )
A.沉积泥沙颗粒较粗,种植不便
B.三角洲下蚀明显,地形起伏大
C.三角洲河网较密集,开发不便 D.河道变迁频繁,三角洲变化大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