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25.诗词五首)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25.诗词五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24 12: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25.诗词五首)优化题型训练
知识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 ) 车马喧( ) 悠然(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日夕( ) 润如酥( ) 提携( )
城欲摧( ) 枯藤( ) 断肠人( )
答案:Iú xuān yōu xī sū xié cuī téng duàn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悠然见南山_________________
(2)欲辨已忘言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
(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
(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
(6)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7)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___
(8)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悠闲自得的样子 (2)辨别,说明 (3)旅途中暂时停宿(4)时 (5)比喻敌军 (6)抵达 (7)顺风 (8)旅途
3.指出下面诗句采用的修辞方法。
(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1世纪教育网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答案:(1)设问 (2)对偶 (3)比喻、对偶
4.下面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案:D 导解:“断肠人”不能读破,是一个意义单位。正确的朗读节奏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填空。
(1)(成都市中考)在《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陶渊明向往悠然自在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莱芜市中考)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抒发作者思乡情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5)《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到诗人徐志摩的《匆匆匆!催催催!》中“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的诗句,探究它的写法,不禁让人想起马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答案:(1)采菊东篙下 悠然见南山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街小雨润如酥 (5)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6)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阅读理解欣赏
(一)课内阅读
(06耳南京市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1世纪教育网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6.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_的心境。
7.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
7.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8.(乐山市中考·课改卷)对《雁门太守行》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 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D.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导解:这是一首边塞诗,而不是田园诗。
(二)课外阅读21世纪教育网
(潍坊市中考·课改卷)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眷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 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的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10.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4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诗歌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人“僵卧孤村”可为什么“不自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中哪一句是虚写的呢 又是怎样同前面的现实描写衔接起来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叙述他罢官后年老体衰,闲居荒僻故乡的情景和心情。
12.因为诗人想的不是自身的衰老和无所作为,而是国家的兴亡。
13.眼前的现实生活 含有象征意义,象征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被倾覆的危险。
14.铁马冰河人梦来,诗人从“风吹雨”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使梦境与壮志巧妙融为一体,借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表达交流拓展
15.把《次北固山下》改写为一篇散文。要求:符合原诗的内容、精神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文】
新编《次北固山下》
就要到北固山了。听说这里三面临江,这峭壁之上还有一座巍峨的庙宇,香火很盛。在这山上看长江,真是江水浩荡,百舸争流,气势非凡啊。
虽说立春赶在了年前,但在家乡此时恐怕还是冬天的模样吧,而这江南却是山也青,水也绿,春光一片啊。21世纪教育网
天亮了,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果真是“日涌大江流”。江风习习,凉凉的,吹得人怪舒服的。好,扯起风帆,今天就可以早点到达任所了。我一定要施展自己的才华,造福一方,不辜负这大好春光,也让父母欣慰啊。过了年,我就把他们接过来,共享天伦之乐。先写封信给家人,祝他们新年快乐,也报个平安。
【点评】这篇短文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原诗的内涵,而且不囿于原诗词句的顺序,大胆地创造,语言也比较流畅自然。不足之处就是描写不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