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意:杨贵妃喜食荔枝,但荔枝的保质期特别短,为了能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唐玄宗在荔枝成熟时下令快马从南方驰运带有露珠的荔枝回长安,可谓劳财伤民。想一想:唐玄宗如此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 理解农业的概念、特点及其分类
2. 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目录
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指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1.农业的概念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副业
2、农业生产特点
案例分析1: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案例分析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地域性
“因地制宜”
以下案例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什么特点?
季节性和周期性
“因时制宜”
2、农业生产特点
案例分析3:
春种秋收,年复一年
以上谚语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什么特点?
2
农业区位因素
=事物位置+该事物与相关地理因素的关系。
=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农业区位的实质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农业区位
区位
农业区位
思考:
1.右图所示的农业各因素中,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人文因素?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2.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有哪些?
科学技术、资金、化肥、农药、机械化、历史、文化、饮食偏好、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等。
一、农业区位因素—气候
考虑对农业的影响时,气候因素经常又分为
光照
热量
降水
影 响
种类 / 生长速度
(熟制/产量/上市时间)
产品品质、质量(营养)
影 响
农业类型、耕作方式(旱地、水田)
蔬菜、花卉、水稻需水量大; 小麦,棉花需水量较少
影 响
昼夜
温差
例1:东北平原种植的水稻主要为单季稻,华北平原种植的水稻主要为双季稻,海南岛种植的水稻主要为三季稻。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候
热量
新疆瓜果
东北人参则生长在树阴下
新疆地区的瓜果特别甜,比其他地区的含糖量高。尤其是新疆的哈密瓜更是驰名中外,堪称是水果中的佳品。
例2:东北人参则生长在树阴下;新疆地区的瓜果特别甜,比其他地区的含糖量高。尤其是新疆的哈密瓜更是驰名中外,堪称是水果中的佳品。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候
光照、昼夜温差
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差异的形成?
畜牧业
种植业
降水主要影响农业的类型和分布。 一般湿润半湿润地区发展种植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畜牧业。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主要农业类型分别是什么?
气候
降水
二、农业区位因素—水源
①农作物生长需要灌溉水源:
(河湖,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②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干旱地
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中国西北灌溉农业分布区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
畜牧业
水源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是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
江西省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当地的农民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为什么千烟洲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呢?
三、农业区位因素—地形
1.平原地区:地表平坦,土层深厚,便于耕作和灌溉,适宜发展种植业
2.山地、丘陵地区:地表崎岖,不宜耕作,适宜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有利于保持水土。
3.地势低洼地区:容易积水,适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4.缓坡地带:可修修筑梯田(如红河哈尼梯田)
四、农业区位因素—土壤
常见的土壤
红壤
腐殖土
成土
母质
沙质土
常见于冲积平原
肥力较高,土质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系发育,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南方山区广泛分布
特点:酸、贫瘠、黏
排水性和透气性都差
荒漠中广泛分布
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类似泥土的颗粒,缺乏有机质,但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如:黑土
肥力极高,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非常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案例3: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为什么?
土壤
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厚薄、疏松度等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类型。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郊区大力发展蔬菜、奶牛、花卉等农业,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农业区位因素—
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1
农业区位因素—
1.荷兰(又称鲜花王国)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说,是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
2.阿根廷和西欧国家相距遥远。其牛肉产品却可通过海上冷冻船以最快速度到达欧洲,出现在餐桌上,主导因素是什么?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交通
2
农业区位因素—
日本由于客观原因,农业生产成本很高,但日本农产品仍占据着国内市场。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并对国外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来保护国内农业生产,使日本农业仍然保持一定的规模。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提价或降价,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
政策
3
农业区位因素—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大大提高了粮食单产率,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考:影响杂交水稻产量提高的因素是什么?
科学技术
4
农业区位因素—
饮食爱好
中国南方喜米,北方喜面;穆斯林地区不养猪。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5
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特别提醒
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别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东北大米单位面积产量不如长江三角洲
探讨:
2.东北地区一年一熟,海南一年可三熟
3.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4.北方主要种植小麦而南方种水稻
1.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热量
降水
热量
光照
科技
5.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区适宜种植水稻
劳动力
6.2004年,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
市场
7.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冷藏保鲜技术、交通运输
8.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土壤
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9.我国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国家政策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C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 °C,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1、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种植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亚洲季风区地区,热量充足;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不同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活动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主要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亚沿海平原、朝鲜半岛沿海平原、印度恒河平原及沿海平原、日本沿海平原等地。
平原丘陵地区,地势低平,便于水田管理。
亚洲水稻分布
亚洲地形分布
原因: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水稻种植区人口密集,可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满足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缓解人地矛盾。
亚洲人口分布
亚洲水稻分布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历史: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饮食习惯: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物。
市场:人口众多,需求量大。
种植历史: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精耕细作,产量高。
亚洲水稻分布
20世纪70年代前甲鱼价格便宜,80年代后价格飞涨,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七年才能上市,随后,江汉平原有很多人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这样三年即可上市,以后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又转向养观赏龟。据此完成1~2题。
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
A.气候 B.政策 C.科技 D.市场
2.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到上海销售,主要得益于( )
A.发达的通信网络 B.快捷的交通运输
C.优惠的政策 D.优越的地理位置
D
B
课堂检验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3~4题。
3.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4.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C
A
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
光照
热量
降水
地形
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政策
劳动力
饮食喜好
开发历史
科学技术条件
生产技术
技术装备
信息化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