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课标版四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
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待人或者事不能相信一面之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的分辨立体模型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希沃软件、手机、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请坐!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先来观看一段魔术表演。(播放魔术表演的视频)
师:谁看懂了这个魔术表演的技巧?
生:魔术表演的开始,我们看到的是汤勺的前面,勺柄被挡住了,所以看到的是悬浮的球体,后面我们看到了侧面,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汤勺。
师:看来我们只从一个面观察,是很难看到物体的真实面目,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来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魔术表演引入新课,让学生感知到我们从一个面观察很难看到物体的真实面目生活,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2)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说到观察物体的角度,那你们平时都是从哪些角度来观察物体的呢?
生: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师:我们会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物体。(板书:前面 左面 上面)
师:同学们,现在看老师手上的这个几何体,你们认识吗?
生:这是一个正方体。
师:你能告诉老师你从前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正方形。
师:你从左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正方形。
师:你从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正方形。
师:从右面,下面,后面你会看到什么形状呢?
生:正方形。
师: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我们看到的都是正方形呢
生:因为正方形的六个面是相同的,都是正方形。
师:所以说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师:现在老师再拿一个正方体和它摆成一行,再拿一个放在第二层的右边,大家看这个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
生:是由三个正方体拼成的。
师:接下来就请大家小组合作拼出这个物体,并先在组内交流你从前面、左面、上面分别看到了什么物体?交流结束后请坐在前面、左面、右面的同学分别从前面、左面、上面拍照上传至学习群。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第一个和大家分享你们的结果。
师:这是你从哪个面拍摄的?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
生:我是从前面拍摄的,我看到第一层有两个正方形横着排列的长方形,第二层的右边是一个正方形。
师:看起来像字母(L)
师:大家觉得他们拍的怎么样?
师:哪一组觉得自己摆的更好。
师:请你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拍的?你为什么要半蹲一下呢?
生:为了让我的视线与观察的面垂直。
师: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这个图形是从哪个面拍摄的?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呢?
生:这是从左面拍摄的,由两个正方形竖着排列的长方形。
师:老师发现第二组的这张照片拍得非常完美,你们能介绍一下你们的图片吗?
生:我们是从上面拍摄的由两个正方形横着排列的长方形。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二十秒的时间请大家用我们刚找到的好方法,将自己不满意的照片重拍一张。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也是从不同角度观察了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确实不同的。你能结合我们观察正方体来总结一下这个结论吗?
生: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设计意图】
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
素。通过学生借助手机从不同面拍照,更加全面、有序的观察物体,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清楚地认识到观察物体每个面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合作拍摄,对物体各面的观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这道练习,不用摆请连一连你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从前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我从前面看到第一层由两个正方形拼成的一个长方形,第二层的左边有一个正方形,第三层的左边有一个正方形,看起来像字母L。
师:你从侧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我从侧面看到有三个正方形拼成的竖着排列的长方形。
师:你是怎样理解侧面的?左面还是右面?
生:左右面。
师:你从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从上面看是由两个正方形横着排列的长方形。
师:同学们你还能用四个正方体拼出不同的物体吗?
2.小组活动(利用投屏展示)摆一摆,找一找。
师:接下来就请大家两人一组,用四块正方体拼出不同的物体互相说一说你从前面、左面、上面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在方格纸上。
师:哪位同学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请其他同学看屏幕。
生:我拼的物体从前面看是由四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体,从左面看是由两个正方形
拼成的一个竖着排列的长方形,从上面看是由两个正方形拼成的一个横着排列的长方形。
师:看来同们都摆出了自己的作品,老师心目中也摆出了一个作品就在这六个立体图形中,你猜猜是哪个?现在能猜出来吗?
3.提高练习
生:不能。
师:那下面老师给大家提示,从上面看是 ,请你找出不符合要求的立体图形,请你将它们删除。
师:找出老师心目中的物体了吗?
生:没有。
师:请看第二个提示,从左面看是 ,请把不符合要求的删掉。
师:找到了吗?
生:没有。
师:怎么又没找到呢?
生:因为他们左面是相同的。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从相同的位置观察了三个不同的物体,发现它们的形状是相同的。
师:哪位同学能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个结论在说一遍。
生:我们从相同的位置观察了不同的物体,看到它们的形状是相同的。
师:一定是相同的吗?老师心目中的物体还没找到呢!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现在请你将与要求不符的删掉。
师:从前面看它们的形状还相同吗?
生:不同。
师:你能结合刚才的结论说一说我们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生:我们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有时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
师:你总结的可真准确。这是老师心目中摆的物体,眼睛不要眨哦!
师:怎么变化了呢?你能将这个物体拼出来吗?(倒计时)
师:你能说说这几个图形分别是从那个面观察到的吗?
生:第一个从左面、第二个从前面、第三个从上面。
师: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播放视频演示验证结果)完全正确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个更难得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把你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请三位同学到白板上完成)
师:你完成了这道练习,有什么想法要跟大家分享吗?
生:我发现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面观察有时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有时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出三个立体图形从不同面观察到的形状,不仅巩固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于观察不同物体的同一个面有时看到的形状相同,有时看到的形状不同,这一结论的理解。
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道练习来考验一下你们的动手能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最准确的拼出这个物体,组长检查并带着组员验证你们的作品。(现在开始)
师:哪个小组愿意跟大家分享你们的摆法?
生:我们先在第一层摆了三个,又在第二层的左边摆了一个,根据上面的图我们发现第一排的中间有一个,然后从左边验证无误。
【设计意图】学生由三个面看到的不同形状还原这个物体,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了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总结归纳整理得到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师:孩子们其实这节课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你们看著名的《千手观音》,其实用的就是从前面观察的原理,有时我们从前面看是很难看到一个风景区的全貌,那我们就要从上面看,大家看这张图你能看出什么?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学校。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学习过程的回忆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和生活中的好多事情有着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凸显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