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6 18:1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班级 初一 科目 生物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近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难点: 做到从实际行动出发保护环境。采取让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疑,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演示文稿展示图片 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 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分析人类主要通过哪些方面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影响? (人类通过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兴修水利、开采矿藏、兴建城市、发展工业等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演示文稿图片12 1.土地的作用: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棉花、蔬菜、水果、木材的生产离不开土地,家畜、家禽要在草地和养殖场中饲养,城市、乡村更要在土地上发展。 2.我国目前土地状况:我国现在有耕地1.34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11 生动的画面,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情境的导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人类还有哪些活动给生物圈带来了负面影响呢?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一、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砍伐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 三、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前学生已经查阅了资料,收集了大量有关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砍伐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的资料,让学生首先结合演示文稿所显问题,同时对所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五分钟之后进行抢答式的互动交流。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 屏幕显示 1.土地有什么作用? 2.我国目前土地的状况如何? 3不合理利用土地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4.森林有什么作用? 5.无节制砍伐森林有什么危害? 6.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森林? 7.环境污染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8.分析人类环境中的污染物来源。 教师播放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大量图片(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在约1.34亿公顷耕地中,中低田占90%左右,约9000万公顷,按耕地计算,我国的土地只能承载3.5亿人,资源的合理承载人口为9.5亿,最大人口临界估计为16亿,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4亿,早已大大超出社会经济负荷能力和资源的合理承载能力。 演示文稿图片13 3.不合理利用土地将带来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不仅危及当代,还会贻害子孙。人类再也不能以征服者 的姿态来对待土地,而应在合理利用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人类与土地的协调发展。 4.森林的作用: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5.砍伐森林的危害: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濒繁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等。 6.保护、修复、扩大森林资源。人类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砍伐和植树相结合,砍伐一片的同时也在种植一片,节约木材,把木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森林发挥最大的作用,又不破坏生物圈。 7.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不仅有碍工农业发展,也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及生物圈的稳定。 学生根据图分析:演示文稿图片14 这种学生活动形式蕴含着“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这种主动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通过本环节,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的课程资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代价却是沉重的,让学生分析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弊端,最终从环境保护、拯救森林的角度思考,可以
指导学生用自己收集的资料以“人类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利弊”进行小型的辩论赛 教师给予鼓励及适时的评价。 教师引导: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有没有做过破坏环境的事情呢? 教师评价 学生观看并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可以是林场场长、餐馆经理、卫生防疫人员等), 反思(反思自己和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 学生发言 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着破坏环境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环境才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果地球上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 通过联系自身所做、所见的和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从中激发一种内在的动机,让学生对这些现象做自主性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会充分意识到这种行为给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树立“爱护生物圈,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