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血液循环
第3课时
班级 七年级 科目 生物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心脏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血压与脉搏的概念。教学难点: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血压、脉搏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心脏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分开的,但这两部分又是协同工作的,那么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两部分泵出的血液有没有内在联系?不难看出,人们对血液循环的认识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是许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血液循环的过程到底如何呢?(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讨论 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的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管?(2)红细胞是怎样在毛细管中运行的?小结: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2. 血液循环途径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模式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血液循环途径:3. 血压与脉搏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测量血压与脉搏的方法、不同的人的不同血压与脉搏的数值。学生自学教材,并相互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血压的计量单位是什么?(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2)什么是收缩压?(3)医生测量血压后如何表示血压值的?(4)健康成年人收缩压、舒张压的正常值各是多少?(5)何为高血压?何为低血压? 心脏收缩,左心室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动脉壁向远处传播,这就形成脉搏。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相同吗?
然后让学生做假设设计实验。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知道了在我们的身体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表示方式是收缩压/舒张压。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四)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