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作者:林嗣环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作者简介:
朗读录音
屏障 少顷 呓语 絮絮
叱 齁 中间 曳屋 许许声
pínɡ zhànɡ
sh o q nɡ
yì
xù xù
chì
jiàn
hōu
yè
h h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5、虽人有百手
1、分组小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与节奏。
各小组推荐代表朗读,然后自评、互评。
3、提出预习时疏通文意过程中的疑难之处(重点、
难点的字词句),大家一起探讨解疑。
2、齐读课文。
1、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
3、施八尺屏障
4、但闻屏障中
5、众宾团坐
6、满坐寂然
7、其夫呓语
8、妇抚儿乳
9、儿含乳啼
擅长
适逢,正赶上。举行宴会
设置,安放
只(古义)今义:但是
坐下
坐,通“座”。静悄悄的样子
说梦话
喂奶
乳头
10、当是时
11、夫叱大儿声
12、众妙毕备
13、以为妙绝
14、侧目
15、宾客意少舒
1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7、曳屋许许声
18、虽人有百手
19、不能名其一处也
这(古义)今义:判断词
大声呵斥
妙处。全、都
美妙
看
心情。稍微
夹杂。拟声词
拉。拟声词
即使(古义)今义:虽然
说出
扬起、举起
跑
大腿。打哆嗦
20、奋袖出臂
21、两股战战
22、几欲先走
23、于厅事之东北角
在。 的
1、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把身子稍稍坐正了。
3、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4、虽人有百手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
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翻译成双重否定)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于是客人无不被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跑。
要求:
1、尽量扣准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
复述故事。(注意:复述不等同
于翻译)
2、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和点评。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于厅事之东北角 ,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第一段
交待口技表演者和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听众的情况、开演时的气氛。
这一段为下文继续精彩表演做了渲染和铺垫。
遥闻深巷中犬吠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既而儿醒 ,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 ,絮絮不止。当是时 ,妇手拍儿声 ,口中呜声 ,儿含乳啼声 ,大儿初醒声 ,夫叱大儿声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
第二段
“犬吠” “ 惊觉欠伸” “呓语”:以动写静,烘托出深夜的寂静气氛。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
顺序: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未几 ,夫齁声起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第三段
这一段既是四口人被吵醒而喧闹的余波,又是深夜失火、救火的前奏。
醒
睡
大
小
突出深夜寂静的氛围
紧张
松弛
顺序:由大而小,由密而疏。
忽一人大呼“火起 ” ,夫起大呼 ,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 ,呼呼风声 ,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 ,泼水声。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第四段
屋内起火
向外蔓延
救火
过程:
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二个高潮,也是全文的高潮。
在这时
跑
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第五段
②结尾重现道具,则在正是、强调刚才的一切声响都是从一张嘴中发出的,从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
①开头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极言道具之简,意在为后文表演复杂的声响做烘托、对比。
③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文章特色
一、以时间先后为序,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主题。
三、文字简练而贴切。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主题。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描写手法。
表现方法
本文中侧面描写的作用:
从侧面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表演过程
梦中惊醒(由睡到醒)
渐入梦乡(由醒又睡)
火起群乱(失火救火)
听众反应(满座宾客……)
听众反应(宾客意少舒……)
听众反应(于是宾客……)
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
表演前:交代人物、时间、地点以及道具的简单。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表演结束:再次交代道具的简单。
(开篇点题)
(照应开头)
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
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
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张 ,两三件 ,四
方 ,听的五 六 ,
心里七 八 ,好似九 ,
真乃十 。
口
道具
宾客
体投地
神无主
上
下
死一生
全十美
表示突然发生:( )( )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 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 )
( )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
忽、俄而、忽然)
忽
忽然
一时
俄而
是时
既而
少顷
未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