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八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12.为人民服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八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12.为人民服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24 12: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12.为人民服务
优化题型训练
知识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剥削(xiāo xuē)______ 兴旺(xīng xìng) ______21世纪教育网
成绩(jī jì) ______ 追悼(dào dǎo) ______
尽管(jǐn jìn) ______ 困难(nán nàn) ______
哀思(āi ái) ______ 八路军(bā bá) ______
答案:xuē xīng  jì  dào  jǐn  nán āi  bā
2.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益:A好处B有益的C更加
(1)我们对工作应当精益求精。( )
(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
(3)啄木鸟是一种益鸟,我们应当保护它。( )
答案:(1)C (2)A (3)B21世纪教育网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
(2)美好的东西很多。( )21世纪教育网
(3)雨后竹笋长得很快,比喻事物大量出现。( )
(4)做事非常坚决果断。( )
答案:(1)顶天立地 (2)琳琅满目 (3)雨后春笋 (4)毫不犹豫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如果……就……因为……所以……
只要……就……无论……都……
即便……也……虽然……但是……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是对人民有益的工作,( )是高尚的工作。
(3)( )是什么人,谁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 )应当虚心接受。
答案:(1)因为……所以……如果……就……
(2)只要……就……(3)无论……都……21世纪教育网
5.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1世纪教育网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1世纪教育网
固:_________ 或:_________   于:_________
答案:本来 有的 比
6.请你从生活中举出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的两个人物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
阅读理解欣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7.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导解:中心句是本段论述的核心。
8.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恩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导解:回答时要结合本段的内容。
9.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二)课外阅读21世纪教育网
(安徽省中考·课文卷)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 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 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 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21世纪教育网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于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0.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1.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 意在阐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意在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导解:意思对即可。
12.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导解:意思对即可。
13.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导解:意思对即可。
1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导解:结合实际,表达清楚,意思对即可。
表达交流拓展
15.现在30岁以上的中国人,几乎都是背诵着毛主席的名篇《为人民服务》成长起来的。张恩德、雷锋、焦裕禄等一个又一个楷模和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犹如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与丰碑,矗立在中国人民的心头。你还知道哪些楷模的事迹 可通过多种媒介查找,然后与同学交流,并进一步思考:新时期应该怎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