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16 22:3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2.“北通涿郴(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3.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4.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E式诞生于(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5.电视剧《贞观长歌》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古代中国某政治制度规定,凡遇军国大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该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7.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任用贤能的结果 D.开元盛世的成效
8.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人统计过有475位皇帝,在这其中女皇帝只有一人,真可谓凤毛麟角。这位女皇帝就是( )
A.李清照 B.杨玉环 C.王昭君 D.武则天
9.唐朝手工业发达。下列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C,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D.唐三彩由三种颜色制成,色彩艳丽
10.“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牦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 )
11. ……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容并蓄而且好探求。”以下所述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
①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②长安城商贾、集市……到处可见歌舞盛宴
③演奏的乐器有西域流行的或从城外传入的羯鼓、胡琴等
④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形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晶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其中,“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是唐代“诗仙”的名句。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3.大唐王朝近300年间,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长安城更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各族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 )
A.封闭、保守 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14.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类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15.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 )
A.天竺 B.新罗 C.波斯 D.日本
16.唐太宗、唐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
17.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三藩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18.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宦官专权 B.藩镇制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19.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20.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后梁、后唐、后汉、后周、后晋 D.后梁、后唐、后周、后汉、后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图。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晚唐)皮 日休《汴河怀古》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是:(2分)
A.涿郡指今( )
B.余杭指今( )
(2)运河分成四段,由南到北的名称依次是什么 (4分)
(3)想一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2分)
(4)根据材料二,指出晚唐诗人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4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百娃富裕起来。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三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以上两则材料摘鳊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上述材料描述了汉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景象,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 分)
(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 (4 分)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4 分)
(3)汉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4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 年,独行五万……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 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2 分)
(2)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 (2 分)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2 分)
(3)结合材料二恩考: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4分)
(4)玄类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分)
第一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B 6.A 7.D 8.D 9.D 10.B 11.D 12.A 13.B 14.A 15.D 16.C 17.D 18. D19.C 20.B
21.(1)北京 杭州
(2)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3)通济集、邗沟。
(4)晚唐诗人皮日休对大运河的开凿持肯定态度;他认为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后代人受益匪浅,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功大于过。
22.(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经济发展,社会安定,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节俭。
(3)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农业,关注民生。(言之有理也可)
23.(1)寻求佛法(或佛经)。
(2)《大唐西域记》。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政治局面: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经济繁荣发展;外交政策: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
(4)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