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朝中央集权制:①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②秦朝郡县制的特点及影响;③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及作用;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背景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
内容
皇帝
制度
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
官制
设立三公,即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三公之下设九卿
郡县制
(1)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②“县”隶属于郡,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2)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意义
“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四”
史观史论
对秦始皇的评价应坚持唯物史观,既要看到其统一六国的历史伟绩,也要看到统一六国后的暴政,坚持“一分为二”。
实录
古代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承,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
?,秦朝中央集权制
秦兼并六国后,为了巩固规模空前的秦帝国,秦始皇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角度 如何认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提示:(1)建立的前提: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灭掉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2)确立的标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4)制度的矛盾: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也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角度 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解题思路
答案 C
2.(西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中央机构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秦朝中央政府是如何组成的?在地方上设立什么制度?
(3)秦朝的政治体制有何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图表解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观察图可知在“金字塔”般的政府组织机构中皇帝高高在上,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材料二反映了地方实行郡县制。秦朝的政治体制就是中央集权制,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 (1)中央集权、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2)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3)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
分封制与郡县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立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但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角度 为什么说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提示: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在其领地内有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割据。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直接听命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自主权,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角度 郡县制的历史影响
(2010·课标全国,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点拨 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在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的“公天下”。
答案 D
3.帝国制度的创设
从先秦时代的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天下统一局面的产生,最为标志性的意义就是中央集权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秦始皇为了有效地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请回答:
(1)简述中央集权体制的核心内容。
(2)下面四幅图画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答案 (1)皇帝制、中央官制、郡县制。
(2)图一反映秦始皇独揽国家军政大权,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或统一文字)。图二反映秦始皇统一货币;图三、图四反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建驰道与直道、建长城、焚书坑儒等。
(5年7考)秦朝中央集权制
第
一
层
级
?
考情感悟
本考点属于课标、考纲重点要求内容
主要从秦朝重要制度的内涵及影响角度命题
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在此命题
第
二
层
级
?
?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经济发展及各民族的融合交流,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政治前提
?从现实角度:在当前大力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的形势下,中央集权体制仍有其重要价值。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效结合,既可保证国家统一,又激发了地方活力,对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示范3】(定州二中月考)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周时已有,到秦朝时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应该理解为周朝的分封制就已经开始了集权的趋势,到秦朝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答案 A
【示范4】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