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第5课 《加伏特舞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第5课 《加伏特舞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6 19: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伏特舞曲
通过音乐律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音高的变化,能够用动作体现的节奏与音高;
2、通过聆听和体验,初步了解三段体曲式结构
3、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1、聆听《加伏特舞曲》,通过编创动作让学生感受音高变化;
2、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
三、教学难点:
1、感受音乐旋律及音高的变化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
1、学生:铅笔两枝(一枝可以书写),白纸一张;
2、教师:教学设计(6份)、课件U盘(视频播放程序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跳得真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舞曲,大家一起来欣赏!
小朋友跳加伏特舞曲的场景。
(二)、聆听全曲,体验、感受音乐。
1、初听:感受作品情绪。
师:初听到这首乐曲你的心里感受到了乐曲什么样的情绪?(提示听乐曲后的心情)
过渡语:这是一首快速、欢快的乐曲。
2、了解乐曲资料
师:这是一首由荷兰的作曲家戈塞克创作的《加伏特舞曲》。它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岁了。
(三)、聆听主题A:
1、体验旋律的高低变化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乐曲的第一段,老师为这段音乐编了动作,请孩子们仔细看,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您的手一会高一会低……
师:老师的手为什么一会高一会低呢?这段乐曲你体验到了音的什么 (因为音乐里音有高低,音高的时候,手就高)
2、熟悉主题A
用beng唱,并加上动作
加入打击乐,手高低表现出音高。
师:还有呢?(手扭来扭去,像在跳舞一样)
生:(老师的手扭来扭去,像在跳舞一样。)
B乐段 聆听 画图型谱
学习皇宫的舞蹈(用我们的红领巾做彩带道具,让红领巾舞动起来吧!)
公主还轻轻拉着她的蓬蓬裙,不停地旋转、旋转!
(3)师:谁能模仿一下?(请生模仿)。放音乐,老师引导做动作 ,红领巾
动作:踏4步,点三次头)
这是很优雅的宫廷舞蹈,让我们来模仿当个小公主和小王子吧!:男生起立请你模仿扮演王子做个很优雅地姿势,女生模仿扮演公主保持高贵的姿势,跟着音乐边哼边律动,好吗?(播放主题音乐师生律动)
(四)、完整欣赏,体验三段体曲式结构
仔细听这一段和哪段一样呢?对了和第一段是一样的!让我们拿着打击乐和第一乐段一样,为乐曲伴奏吧!
1、完整聆听,为乐曲分段。
师:我们刚才欣赏的这段音乐只是《加付特舞曲》的其中第一段,现在我们再完整地欣赏这首加伏特舞曲,听听你熟悉的部分在乐曲中出现几次?都出现在乐曲的什么位置?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听到熟悉的音乐了吗?在《加付特舞曲》里的哪些部分?
生:(前后)
师:如果我把一开始的这段音乐用(板书:A)表示,那你觉得最后那段音乐应该用什么图形表示?
生:(也用A,因为它们两段是一样的)?
师:那中间呢?
生:可以用B
2、老师总结:那是因为这首音乐的节奏规整,所以它的舞步才有规律。(出示幻灯:节奏规整,舞步有规律。脚丫子的图片)
这首《加伏特舞曲》可以分成三部分,一、三部分是相同的,我们也可以称为A 乐段;另外一部分我们称它为B。(师板书:ABA)
这样的结构在音乐中叫单三部曲式。)
(五)、 小结:
大家表演的真棒!今天我们欣赏了《加伏特舞曲》,知道了它是一首ABA式的单三部曲式舞曲,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在其中感受到了不同的乐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随着我们这节课的结束,皇宫里的舞会也要结束了,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展现我们优雅的舞步吧!(听音乐再次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