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是
旧中国的外交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你认为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探究历史
民族独立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
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建国初期我国外交面临着怎样的严峻形势?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说一说
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样去改变这
种状况呢?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有人形容当时中苏关系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
通过图片我们发现最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请你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合作交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
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标志着我国
外交政策的成熟
万隆会议
A国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一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B国发言人:我认为: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要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一样反对苏联殖民主义。
C国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D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
历史再现
万隆会议
出谋划策
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面对这种变化,
你会怎么办?
万隆会议(视频)
同:
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
求同:共同的发展目的
异:
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什么是求同存异?
“议一议”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Bandung Conference)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永放光芒
2005年4月24日,参加亚非峰会的各国领导人从雅加达来到万隆,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这是胡锦涛与来自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领导人在万隆会议旧址―独立大厦集体合影。
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4日印尼亚非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50年前的亚非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那次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外交环境
外交方针
民族独立
外交政策
巨大成就
国际地位提高
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
1.(2010·南充中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
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
提出此原则的是( )
A.周恩来 B.丘吉尔
C.尼赫鲁 D.基辛格
A
2.(2010·滨州学业考试)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B
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D
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着什么道理?
“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
兴
趣
作
业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