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银川市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文 科 生 物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3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15题2分,16-35题1分,共50分)
1.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
2. 下列选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含义的是( )
A. 内环境 B. 血浆、组织液、淋巴 C. 细胞外液 D. 细胞内液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纤维素 B.葡萄糖 C.钙离子 D.氧气
4.下列有关内环境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B.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需要内环境K+浓度高于细胞内液
C.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高于内环境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K+和Cl-
5.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
B.剧烈运动会使血浆中乳酸含量有所增加
C.人喝醋后,血浆的pH明显下降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刺激 B.反射弧 C.反射 D.冲动传导
7.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后,该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这种激素最可能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
8.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时间较短 B.作用时间较长 C.反应速度较快 D.通过反射弧起作用
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 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
B.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
C.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D.缺碘会使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
10.如右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
B.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胰岛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分泌胰岛素
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11.渴觉产生于( )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
C.下丘脑的水盐调节中枢 D.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细胞
12.人体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 )
A.水的平衡 B.体温恒定 C.CO2和O2的平衡 D.血糖的平衡
13.人脑的各级中枢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下丘脑
14.某人大脑某部位受损,导致他虽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
A.S区 B.H区 C.V区 D.W区
15.如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
A. a、b、c、d B. a、c、d、e C. a、b、c、e D. b、c、d、e
16.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④→① C.②→③ D.③→②
1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激素微量高效 B.动物激素来自于外分泌腺
C.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18.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是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B.激素可为细胞提供大量能量,因此具有高效性
C.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D.激素只被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19.人在遇到危险等紧急情况下会出现心率加速、呼吸频率加快、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的现象,这与肾上腺髓质在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下分泌的肾上腺素的作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在紧急情况下,人的呼吸频率加快只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D.紧急因素消除后,心率不会马上恢复正常水平,说明体液调节持续时间较长
20.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C.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21.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皮肤血流量减少 B.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代谢活动增强
22.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关系是( )
A.基本相等 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确定
23.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0℃降至5℃,甲状腺激素、呼吸强度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
A.减少、减少、不变 B.增加、增加、不变 C.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降低
24.“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春捂”会使人体体温升高 B.“秋冻”的感觉是在下丘脑形成的
C.“春捂秋冻”有助于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D.“捂”能够增加产热抗冻能力
25.如右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其中X细胞及其作用的细胞分别是( )
A.B细胞、吞噬细胞
B.吞噬细胞、靶细胞
C.T细胞、B细胞
D.效应T细胞、靶细胞
26.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于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B.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往往由于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27.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一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单侧光照射
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B.顶端优势中,侧芽生长缓慢是因为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低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 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29.用一定浓度的2,4 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 B.此浓度只对杂草起作用
C.小麦和杂草对此浓度敏感程度不同 D.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起抑制作用
30.下列有关生长素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B.缺氧时,根尖的生长素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C.极性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
D.在成熟组织,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非极性运输
3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促进插条生根
B.使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C.使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D.使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成熟
32.下列叙述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B.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
C.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33.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4.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用性引诱剂治理的目的是( )
A.降低蝗虫出生率 B.改变蝗虫迁出率
C.降低蝗虫死亡率 D.改变蝗虫年龄组成
35.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36.图1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图2是图1中③某处局部的亚显微结构,⑥~⑨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在图1中①是 ,③是 。
(2)刺激图1中C点,电表将 (不偏转/偏转一次/偏转两次)。
(3)图1,兴奋在②上的传导形式是 (电信号/化学信号)。
(4)图2中⑦⑧⑨构成的结构称为 ,兴奋只能由⑦传递到⑨的原因是⑥中含有 只能由⑦ 释放,作用于⑨ 上。
37.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的内分泌腺是 。
(2)下丘脑→A→B→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该调节途径属于
激素的 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 细胞代
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 ,以抵御寒冷。
图中①调节途径属于 调节,对促甲状腺
激素的分泌具有 作用,以避免甲状腺激素分
泌 ,可维持内环境 。
38.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2)A、C的名称分别是 、 。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填数字)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其特点是 。
(4)B细胞和T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 识别抗原。
39.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往往不同,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①②是枝条上着生的芽,⑤⑥是其根的两个侧面。如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________mol/L,生长素为10-6 mol/L浓度时,对根的生长作用是________,这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
(2)图甲中①生长占优势,②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是________,解除该现象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乙图中的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⑤(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
(4)将该植物长时间放在窗台,植物枝条会朝窗外方向生长,这是因为在________ 影响下,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 向光侧,因此背光侧生长速度________向光侧
(5)植物激素一般在体内含量很少,往往通过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替代植物激素的作用,请列出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川市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生物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15题2分,16-35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A B C A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A D B B C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B C D D D B C B
31 32 33 34 35
C B B A D
二、非选择(50分)
36.(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8空,共10分)
(1)感受器(2分) 神经中枢(2分)
(2)偏转两次
(3)电信号
(4)突触 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37.(每空2分。共8空,共16分)
(1)垂体
(2)分级 提高(促进或加快) 热量
(3)负反馈(反馈) 抑制 过多 稳态
38.(每空2分。共6空,共12分)
(1)②③
(2)效应T细胞 抗体
(3)⑤⑦ 反应快而强
(4)受体(或糖蛋白)
39.(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0空,共12分)
(1)10-10 抑制生长 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分)
(2)顶端优势 去除顶芽
(3)D
(4)单侧光 大于 大于
(5)2,4-D和NAA(α-萘乙酸)(或乙烯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