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一、填空
根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茎的作用___________。
叶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的作用_____________。
果实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传粉方式多种多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花瓣鲜艳、气味芬芳的桃花.油菜花依靠________传粉;个儿小、花粉多而轻的玉米、杨树的花依靠________传粉。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物进行________授粉。
二、选择
1.种子长在植物的( )里面。
A.茎 B.花 C.果实
2.种子发芽不需要( )。
A.阳光 B.水 C.适宜的温度 D.空气
3.植物的根负责( ),茎负责( ),叶负责( )。
A.输送水分和养料 B.吸收水分和养料 C.制造养料
4.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大部分是( )。
A.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 C.从空气中吸收的
5.植物的花一般由( )这几部分组成。
A.花瓣、花萼 B.雄蕊 C.雌蕊 D.以上都是
6.花瓣鲜艳、气味芬芳的桃花.油菜花依靠( )传粉;个儿小、花粉多而轻的玉米、杨树的花依靠( )传粉。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物进行( )授粉。
A.昆虫 B.风力 C.自花 D.人工辅助
7.( )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主要通过( )繁殖后代。
A.根、茎 、叶 B.花、果实、种子 C.根、花、果实
8.人们吃甘蔗、土豆的( ),吃胡萝卜的( )。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9.所有植物的叶的相同点( )
A.形状 B.有叶脉 C.大小
三、判断
( )1.所有的植物都利用种子进行繁殖。
( )2.寒冷的冬天,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基本不会发芽。
( )3.栽种植物的过程中,应精心培育、做好记录。
( )4.树干、树枝都是茎。
( )5.植物的根一定长在地下,能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6.如果把幼苗的叶子摘光,植物还能成活。
( )7.每一朵花都有雌蕊和雄蕊。
( )8.一般来说,一朵花上雄蕊的数量比雌蕊多。
( )9.花粉必须落在雌蕊上才可能结果。
( )10.苹果是果实,由果皮、果肉和种子三部分组成。
( )11.植物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 )12.苹果是果实,由果皮、果肉和种子三部分组成。
( )13.植物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四、连线
营养器官 根 传粉、受精
茎 吸收水分、养料
叶 输送水分、养料
花 制造养料
繁殖器官 果实 繁殖后代
种子 保护和传播种子
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填空
1.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____________有着密切联系。
2.水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如漂浮在水面上的________、出淤泥而的________、生活在水下的________。
3.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其实是_______,主要起_______作用,而它生存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是通过其表面那些细小的_______结构直接吸收的。
选择
1.仙人球上圆圆的球体部分是( ),球体上的刺是( )。
A.叶 B.茎 C.果实 D.根
2.以下( )不是沙漠植物的特点。
A.蒸发水分多 B.储存水分多 C.根系发达
3.莲在水中主要利用( )进行呼吸。
A.露出水面的叶片 B.有孔眼的叶柄和藕 C.藕节上的根
4.红树能在海水中生长,是因为( )。
A.它的主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滩,保持稳定。
B.它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涨潮时帮助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C.种子在果实里萌芽才脱落,着地后能很快生根成长。
D.以上都是
5.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其实是假根,主要起( )作用。
A.吸收水分和养料 B.固定 C.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6.卷柏有一个特殊的本领——( )。
A.耐旱本领强 B.繁殖本领强 C.防虫能力强
7.莲在水中主要利用( )进行呼吸。
A.有孔眼的叶柄和藕 B.叶 C.藕上的根
8.不同的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 )适合生长在土层薄、气温低的高山上。
A.榕树 B.椰树 C.雪松
三、连线
卷柏 干旱的沙漠
椰树 向阳干旱的岩石缝
骆驼刺 池塘
金鱼藻 热带沿海
苔藓 潮湿的石头
大叶黄杨 寒冷的高山
四、判断
( )1.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都有庞大的而发达的根系,有助于牢牢固定植物,同时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
( )2.榕树根系发达,适合生长在沙漠环境中。
( )3.水生植物不需要呼吸。
( )4.金鱼藻的丝状叶可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叶子在水里得到更多的光照,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能在水中漂浮,茎柔软。
( )5.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莲的叶柄和藕中的许多孔眼,就形成一个输送气体的通道网。
( )6.青苔的表面不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
( )7.卷柏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
( )8.为了适应干旱的生存环境,卷柏用休眠的方式暂停正常的生命活动,仙人掌用多储水、少蒸发的方式来抵御干旱。
( )9.青苔表面不能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
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一、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哺乳动物一般靠 发声。2.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3.声音的强弱叫作 ;声音的高低叫作 ;每个人的嗓音不一样,这是 不同。
二、选择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尺子,会观察到尺子做( )。
A.不规则的运动 B.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 C.一个方向的运动
2.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发声方式,哺乳动物一般靠( )发声,一些昆虫通过( )发声。
A.鸣管 B.声带的振动 C.翅膀的摩擦或振动
3.不同方位的小朋友都能听到上课铃声,这说明声音朝( )传播。
A.前后方向 B.左右方向 C.四面八方
4.古时候有“伏罂而听”的故事,守城官兵将一个大腹小口的容器埋于地下,找一个听觉灵敏的人把耳朵紧贴在露出地面的容器口,就可以判断敌人是否在挖地道以及挖地道的方位。这种方法运用了( )。
A.气体传声原理 B.固体传声原理 C.液体传声原理
5.声音的强弱叫作( ),声音的高低叫作( )。
A.音调 B.音色 C.音量
6.敲击水量不同的相同瓶子,下列说法正确法的是( )。
A.水越少音调越高 B.水越多音调越高 C.水的多少不影响音调高低
三、判断
( )1.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消失。
( )2.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 )3.敲击音叉,接近水面,水面不会溅起水花。
( )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比在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快。
( )5.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 )6.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带动听小骨、耳蜗振动,听神经再把信息传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
( )7.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太响的音乐都是噪声。
( )8.用力拍手和轻轻拍手时,发出的声音有强有弱,音量不同。
( )9.不同的物体、同一个物体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10.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四、连线
耳 郭 产生振动
外耳道 传递振动
鼓 膜 收集声波
听小骨 产生神经信号
耳 蜗 报告大脑
听神经 传递声波
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一、填空
1.造纸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可以造纸。
2.金属的共同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的最大缺点是__________,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对环境的危害极大。
4.把金属块加工成金属片利用了金属________的性质。
二、选择
1.下列材料中,( )属于天然材料,( )属于人造材料。
①钢铁 ②玻璃 ③棉花 ④石板 ⑤蚕丝
⑥陶土 ⑦油漆 ⑧石油 ⑨纸张 ⑩化学纤维
2.小明想折一架纸飞机,用( )最好。
A.硬板纸 B.餐巾纸 C.图画纸
3.一滴墨汁滴在课桌上,用( )能最快地把它吸掉。
A.硬板纸 B.餐巾纸 C.图画纸
4.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金属( )的性质。
A.容易导电 B.容易传热 C.有延展性
5.把金属块拉成金属丝利用了金属( )的性质。
A.容易导电 B.容易传热 C.有延展性
6.下列物品中,( )不适合用塑料制作。
A.脸盆 B.锅 C.箱子
7.人们用塑料做成杯子,主要是因为塑料( )
A.坚硬 B.色彩鲜艳 C.轻,不易碎
三、判断
( )1.人造材料的原料一定是天然材料。
( ) 2.玻璃是由沙粒与其他矿物质反应而制成的,属于人造材料。
( ) 3.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
( )4.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 )5.观察纸的时候,不但可以用眼睛,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
( )6.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做原料的造纸方法。
( )7.容易导电的材料都是金属。
( )8.金属具有多种性质,用途广泛。
( )9.因为玻璃杯传热,所以玻璃是金属。
( )10.塑料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极为有害。
( )11.因为塑料比较耐用,所以塑料制品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
( )12.人们把白色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四、连线
木材 羊毛
纸 天然材料 塑料
玻璃 石料
棉花 人造材料 蚕丝
第五单元 观测天气
一、填空
1.天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
3.零下一百摄氏度写作_________,16℃读作_________。
二、选择
1.百叶箱应该放在距离地面( )米的地方。
A.1 B.1.5 C.2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A.℉ B.℃ C.C
3.风速计上风杯转动速度越快,( )。
A.风速越快 B.风速越慢 C.风向转变越快
4.当二级风和三级风现象同时出现时,风级是( )级。
A.二级 B.三级 C.五级
5.下列( )是在说天气,( )是在说气候。
①昆明四季如春 ②昨晚一直在下雨
③未来两天内有寒潮 ④北极全年严寒
⑤梅雨天马上要到了 ⑥今天可真热!
6.“举伞步行艰”和“带叶小树摇”同时出现时,刮的是( )。
A.五 B.六 C.十一
三、判断
( )1.读温度计时,不需要将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水平。
( )2.-12℃读作零下十二摄氏度。
( )3.校园里不同地方测出的气温不完全相同。
( )4.特大暴雨会造成自然灾害。
( )5.晴天就是太阳高挂,天空中一定是没有云的。
( )6.用大小、形状不同的雨量器测量同一地点、同一时段的降水量,测量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 )7.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 )8.风是经常变化的,有时在1分钟内能变很多次。
( )9.风级歌里把风一共划分为13级。
( )10.气候就是指一两天时间内天气变化的规律。
( )11.我们说一个地方四季如春,就是说这个地方只有春季。
( )12.经常打雷下雨的季节是冬季。
( )13.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段,用不同的雨量器测出的雨量是不一样的。
( )14.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气候特征。
( )15.在学校里,同一时刻所有地方的气温都是相同。
四、连线
气温 风向标
风向 雨量器
雨量 风力计
风力 气温计
补充:实验题
1.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
设计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在4个罐头瓶底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内容 1 2 3 4
处理方式 洒少量水, 使纸巾湿润,拧紧瓶盖 不洒水, 拧紧瓶盖 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 拧紧瓶盖 洒少量水, 使纸巾湿润,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 25℃,有光 25℃,有光 25℃,有光 4℃,有光
实验结果 发芽 不发芽 不发芽 不发芽
(1)1号瓶和2号瓶结果对比,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1号瓶和___号瓶结果对比,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4号瓶的结果对比,_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4)如果该同学要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置5号瓶,5号瓶放置在25℃、_______的环境,其他条件与____号瓶相同。
(5)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牛皮纸、作业纸、餐巾纸的吸水性
(1)将三种纸裁成大小 的纸片。
(2)用滴管从靠近纸的同一高度滴 滴有颜色的水到纸片中间。
我们发现:餐巾纸吸水最 ,牛皮纸吸水最 。
3.比较牛皮纸、作业纸、餐巾纸的硬度
(1)将三种纸裁成长、宽 的纸条各两条。
(2)把牛皮纸和作业纸的纸条相互钩住往后拉。
(3)再换一个作业纸的纸条和餐巾纸的纸条相互钩住往后拉。
我们发现:餐巾纸硬度最 ,牛皮纸硬度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