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第120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7 11:46:15

文档简介

生物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 20 小题,1-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6-20 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DCCDA 6-10: DBADC
11-15: DCABA 16-20: DCCBC
二、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3分,选对但不全得 1分,有选错
得 0分)
21. C 22.ABD 23. AB 24.AD 25. 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40 分)
26.(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1分.共 12分)
(1) 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粒一分为二
(2) 2、3(2分); 1
(3) 8; 8; 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2分)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2分)
27.(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1分.共 12分)
(1) 中心法则 ① ②
(2) 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2分) 细胞核
(3) mRNA 左→右 基因的表达
(4) 逆转录 62(2分)
28.(每空 2分.共 16分)
Ⅰ (1) 隐性
(2) Ⅲ-1、Ⅲ-3和Ⅲ-4(答 1、3、4也可)
(3)Ⅰ-2、Ⅱ-2、Ⅱ-4;Ⅲ-2
Ⅱ ①4 ; aaBB、aaBb、aabb



③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沈阳市第 120 中学 2021-2022 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满分:100 分 时间: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 20 小题,1-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6-20 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细胞内既有 DNA,又有 RNA,但是 DNA是豌豆的遗传物质
B.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 DNA,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也是 DNA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D.酵母菌的遗传物质经水解后产生的核苷酸种类多于 4种
2.下列有关生物学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提出了等位基因的概念
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 DNA分子结构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 R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
验过程中的“演绎”环节的是
A.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获得 F1,F1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9:3:3:1
B. 由 F2出现了重组类型,推测 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C. 若将 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则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1:1:1:1
D. 将 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1:1:1:1
4.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5.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 自交、杂交、自交 B.自交、测交、测交
C. 杂交、测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
1
6.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残翅果蝇的幼虫在 31℃下培养,会得到一些长翅成虫,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
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都相同,表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
7.某种植物宽叶抗病(AaBb)与窄叶不抗病(aabb)测交,子代有 4种表现型,其中宽叶抗病 40
株,窄叶不抗病 40株,宽叶不抗病 10株,窄叶抗病 10株。某同学据此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实
验设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桶 1中有 4种不同的球,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桶 1中的球,模拟宽叶抗病(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
C. 从桶 1或桶 2中各取 1个球,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
D. 桶 1和桶 2中球的总数不同,无法产生预期结果
8.果蝇是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下列有关雄果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不同
B.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类型和数目一定不同
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均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9.下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去雄操作应该在雄蕊成熟之前进行
B.图乙揭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 1、2的分离,等位基因 D、d分离
C.图甲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雌蕊进行套袋处理
D.图乙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孟德尔假说——演绎的核心内容
10.下列关于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呈线性排列
B.有的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中,有的储存在 RNA中
C.密码子是 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对
D.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最可能原因是它们有共同起源
2
11.如图表示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
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使用的被 35S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 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 若改用 32P标记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则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大多数具有放射性
C. 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 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 若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过搅拌,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下降
12.DNA甲基化对于特定类型细胞基因表达的建立与维持起关键性作用。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形
成过程和胚胎早期,某些基因通过大规模的去甲基化和再甲基化过程进行重新编程,从而产生具
有发育潜能的细胞。下列有关基因甲基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甲基化异常可引起某些基因表达异常,导致细胞的生命历程异常
B. 特定阶段的细胞基因甲基化程度与细胞全能性的大小相关
C. 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存在基因的甲基化
D. 基因的去甲基化可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
13.用 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 20条染色体)的 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的培养
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 32P标记的染色体条
数分别是
A.中期 20和 20、后期 40和 20 B.中期 20和 10、后期 40和 20
C.中期 20和 20、后期 40和 10 D.中期 20和 10、后期 40和 10
14.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所示过程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3
15.已知 AUG、GUG为起始密码,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假设编码某多肽分子的基因中
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 ACCACAGTC…AGGAACTTCGAT(其中“…”表示省略了 214个碱基,
并且不含有编码终止密码的序列),若以此链为模板转录,最终形成的多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最多

A.74 B.75 C.77 D.76
16.水稻抗稻瘟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
B、b 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 会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 使抗性减弱(弱抗病),bb 不
影响抗性表达。现有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rrbb、RRBB
B. F2的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1/3,弱抗病植株中杂合子为 2/3
C. F2的抗病植株相互授粉后代中抗病占 5/6,自交后代抗病占 8/9
D. F2的抗病植株可以通过测交鉴定其基因型,易感型植株不可以
17.西葫芦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它的皮色有绿色、黄色和白色三种,这三
种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一株白皮西葫芦植株进行自交,F1获得的西葫芦中,183株为白
皮、46株为黄皮、15株为绿皮。若将 F1中黄皮植株进行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 黄皮:绿皮=1:5 B. 黄皮:绿皮=3:3
C. 黄皮:绿皮=8:1 D. 白皮:黄皮:绿皮=12:5:1
18.下图甲和图乙表示细胞分裂不同 时期染色体和核 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只发生在图甲 BC段
B. 图甲中 CD段若发生在哺乳动物的睾丸中,则细胞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 图乙中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 b
D. 图乙中 a对应图甲中的 CD段,c对应图甲中的 EF段
4
19.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 CL
和 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腿,但 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 F1,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
A.若 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蓝羽短腿鸡的概率为 4
B.若 F1中任意两只雌、雄鸡交配,F2中均可能出现正常腿鸡
C.从交配结果可判断,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显性
D.从交配结果可判断,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隐性
20.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 R(雄性可育)对 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
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 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均为雄性不育基因 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若不考虑细胞质中 N和 S基因共存的情况,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R、r和 N、S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 6种基因型
C.母本 S(rr)与父本 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
D.母本 S(rr)与父本 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
二、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
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有选错得 0 分)
21.某双链 DNA分子中含有 400个碱基,一条链上 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 DNA分子中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为 A∶T∶G∶C=3∶3∶7∶7
B.该 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80个
C.该 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200种
D.该 DNA分子中含有的氢键为 540个
22.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核 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染色体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核 DNA数目因着丝粒分裂而加倍
C.减数分裂Ⅰ结束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会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减数分裂Ⅱ全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数目相等
5
23.miRNA是一类由基因编码的,长约 22个核苷酸的单链 RNA分子。在线虫细胞中,Lin 4基因的
转录产物经加工后形成 miRNA miRNA*双链,其中 miRNA与 Lin 14mRNA部分配对,使其翻
译受阻(这是 RNA干扰的一种机制),进而调控幼虫的正常发育模式。Lin 4miRNA的形成过程
及其对 Lin 14基因的表达调控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 miRNA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与 miRNA*的碱基序列相同
B.Lin 4基因调控 Lin 14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 Lin 14基因转录水平降低
C.Lin 4基因和 mRNA在基本组成单位上的不同表现在五碳糖和碱基
D.Lin 4基因转录产物加工为 miRNA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24.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花萼的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花萼的紫色和黄色由基因 A、
a控制,基因 B、b中某个基因可使形成花萼色素的酶失活而呈现白色。一株紫色雌性植株与若干
株白色纯合雄性植株杂交,F1中雌株花萼紫色:黄色:白色=3:1:4,雄株花萼紫色:黄色:白
色=1:1: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 A、a位于 X染色体上
B.B基因抑制形成花萼色素酶的活性,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 bbXAXa
C.F1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1/8
D.F1植株中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 F2中黄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8
25.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并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该类患者的卵子出现
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导致不育。图为该病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经基因检测发现,Ⅰ1含有
致病基因,Ⅰ2不含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2一定为杂合子
C.Ⅱ3和Ⅱ4 再生一个患病后代的概率为 1/4
D.患者的致病基因均来自父亲
6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40 分)
26.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 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含量变化的关系;
图 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 1中 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图 1中 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 2中_____________号细胞处于图 1中的 BC段,图 2中_______号细胞处于图 1中的 DE段。
(3)就图 2分析可知,2号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有______个 DNA,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7.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反映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 _____________,图 2生理过程与图 1中相应序
号是________,图 3生理过程与图 1中相对应序号是________。
(2)图 3生理过程完成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真核细胞中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
(3)图 4中合成方向为__________(填“左→右”或“右→左”)。图 3、图 4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
叫__________________。
(4)能完成图 1中③需要_________________酶。图 5在生物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_______
7
28.Ⅰ: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如图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
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
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Y染色体上,依照 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
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填个体编
号), 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填个体编号)。
Ⅱ:下图表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果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人号称“千杯不醉”,而转化
为乙醛的人俗称“红 脸人”,不能转化的人俗称“白脸人”。
①“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种,“白脸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一对俗称“红脸人”的夫妇所生子女中,有 1个“千杯不醉”和 1个“白脸人”,则该夫妇再生
一个号称“千杯不醉”女儿的概率是 。
③根据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可以通过 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