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6 22:1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前言
屠呦呦出生时,父亲随口吟出诗经里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诗句预言一般,不仅吟出了女儿的名字,也为女儿一生的事业埋下了伏笔。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颁奖词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3
1、了解基本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2、了解屠呦呦进行科学发现的过程,体会文章缜密的思路,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并加以灵活运用
3、了解和尊重科学,从屠呦呦的科研历程中汲取力量
学习目标
一、知人论世,初入文本

屠 呦 呦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
作者简介
2018年改革先锋奖
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
2019年共和国勋章奖、
“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获得荣誉
7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评)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李克强评)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
人物评价
2011 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 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本文根据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
创作背景
9
(习近平主席评)
1、马王堆:《五十二病方》“青蒿者,荆名曰荻,主疗痔疮”(汉朝:用来治疗痔疮)
2、南北朝陶弘景“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是受欢迎的野菜)
3、葛洪从100卷的《玉函方》摘出8卷70篇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治寒热诸疟方的一种方法,也是历史上最早有关青蒿具有抗疟疗效明确的记载)
古代青蒿药物:“青蒿汤”“截疟青蒿丸”“青蒿散”
……
青蒿的药用历史悠久
关于青蒿
10
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我国人民也曾饱受疟疾侵扰,经过多年的努力,发病率大大下降。得益于医学家们不屑的努力,目前在我国疟疾已经不复存在。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
典型的表现就是高热、寒战、大汗。每次发热持续2到6个小时,中间有一段间歇期,每一次发作都是寄生了疟原虫的红细胞在大量破坏,所以反复几次后,病人会有贫血的表现。恶性疟的病人会有更多的红细胞破坏,大量的血红蛋白尿可以出现酱油色尿(黑尿热),可以导致肾脏的损害,严重的会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出现脑性疟,会有剧烈的头痛。
关于疟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识文: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与脉络
01
02
03
04
05
从分子到药物
影响世界
中医药学的贡献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疾疗效
发展与超越
01
04
05
第一部分(1-4):引言,讲述获奖事由,阐述现代科学和技术及传统医学在发现和提取青蒿素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叙述屠呦呦团队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历程;
第三部分(16-20):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21-25):讲述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
三、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15
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本文设立多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青蒿素药物的制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青蒿素的发现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屠呦呦团队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自主学习
16
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① 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
② 采用了“总—分—总”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①每个小标题能够体现不同的内容,让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②每个小标题能简要概括具体语段的核心内容,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2、本文设立多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17
①第一阶段:发现提取阶段。发现青蒿素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并通过查阅《肘后备急方》,改变传统的加热提取方式,抗疟效果提幅度提升。
②第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开展临床试验,以身试险确认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并奔赴海南开展治疗工作。
③第三阶段:分离提纯阶段。分离提纯,得到抗疟的有效成分。
④第四阶段:制成药物阶段。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成分变成药物。
3、青蒿素药物的制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8
①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治疗效果更加的显著且复发率很低;
②青蒿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的特性为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机会。
4、青蒿素的发现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5、屠呦呦团队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①疟疾本身的抗药性出现
②药物成分的研究和生产上的困难
③研究成果推广存在困难
19
6、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①团队方面:具有锲而不舍、勇于战胜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屠呦呦方面:具有丰富知识及能力储备,勤于思考、钻研。
③政府方面: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④中药学方面:中医药学精髓的贡献。
(1)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 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2)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
作为科普文,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结合下面的句子加以分析。
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举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真实的事物来说明,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
②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问题变得浅显,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
③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作解释,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⑤引资料:引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更有趣味性。
⑥列数字:引用准确无误的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以便读者理解。
⑦作比较:用具体的或熟悉的事物和说明对象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⑧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帮助读者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头绪。
说明方法
明确:
(1)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 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2)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
列数字
作比较
2
3
作为获奖感言和科学论文的结合,此文有何特色?
运用专业术语,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1
设小标题,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情感饱满,升华主题
角度一: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好奇心对于一个人将来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屠呦呦从小就饱有对中草药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为她后来能够坚定的选择中草药提取的科研方向种下了种子。
学过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角度二:做人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涉及什么样的领域,要时刻记得人类是共同发展的整体,要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角度三: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要有坚定的人生理想,并愿意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不能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那么就把自己做的工作变成自己的一生挚爱,饱含激情的投入其中。
四、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本文简介了屠呦呦及团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的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学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歌颂了他们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为人类治疗和控制寄生虫类传染病所做出的革命性贡献。
总结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