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老王》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老王》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7 17:3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严歌苓《芳华》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概括老王与作者的苦与善。(重点)
2.精读课文,感悟杨绛的“愧怍”。 (难点)
3.品读课文,学习作者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读课文,感杨绛笔下的苦与善
评价标准:
1、能结合课文或时代背景进行概括。
2、语言简洁、准确。
老王的苦
有姓无名的卑微
失群落伍的惶恐
无亲无故的可怜
眼近于盲的无助
维持生计的艰难
被恶意中伤的苦楚
文中杨绛的生活
“那时候我们在干校”
“他还没有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
“我自己不敢坐车”
现实生活中的杨绛
《老王》这篇文章时值文革期间,杨绛一家一下陷入困境,她唯一的女儿被迫与父母划清界限,女婿被迫自杀。杨绛被迫剃了阴阳头,每天清扫被那个病态的社会整整折磨了十年。
老王的善
a.为作者送冰块,车费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愿要报酬,还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c.身体病重,还要来谢恩,送鸡蛋、香油。
(忠厚老实)
(热心肠)
(知恩图报)
作者的善 。
a.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b.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c.送冰,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不嫌弃他)
(尽力帮助他)
(不欺负他)
d.送钱先生去医院老王不要钱我还是给了。
(不亏欠他)
二读课文,悟杨绛心中的“愧怍”
评价标准:
1、抓住课文关键词句进行赏析。
2、表达有条理,思路清晰。
珍贵的香油和鸡蛋
物质匮乏的时代,鸡蛋和香油本身就珍贵
老王倾其所有得来的鸡蛋和香油
送来时的艰难与不易(物品易碎,身体不佳)
倾注了老王最后的心愿与谢意,情意深重
我与老王的不对等
老王
送冰
送人
送鸡蛋和香油
老王视杨绛为亲人
杨绛视老王为弱者,需要同情
人格上的不对等

给钱
给钱
给钱
三读课文,品杨绛的语言特色
评价标准:
1、从写法或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表达清晰,语句通顺。
第一组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问题: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句式
原文强调了老王无亲无故的境遇,更能突出老王的苦
第二组
(1)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靠着活命的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2)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他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3)他只说:我不吃。
他说:我不吃。
问题:文中的“只”看似普通,却又有特殊的意味,你怎么看?
用词
“只”是副词,强调了老王生计的艰难、在时代变化中的无奈和极力掩饰的善良,去掉的话,语言就失去了本应表达的力量与感情。
练一练:请任选一语句,自选角度进行鉴赏。(提示:可从用词、句式、修辞、描写方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1)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老王直僵僵地靠在门框里。
(2)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他送冰价相等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 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4)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即使有幸与不幸,。
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不要忘了许多人需要帮助;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也要尽己所能去帮助更不幸的人。
写在最后
作业布置
文中有比杨绛更需要表达愧怍的人,排挤老王的车友、中伤老王的路人、漠视老王的亲人甚至是坐视悲剧发生的政府官员等,请你代替其中一人给天堂的老王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愧怍与祝福。
要求:1、格式规范
2、200字左右
3、符合人物的身份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瓦特兰德《生与死》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钟书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杨绛《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