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天上的街市
(教读引领课)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课程标准总目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
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
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现代诗有所接触,但朗读技巧及感情表达还需要有较大提升,从生活经历来看,学生积累少,阅历浅,很难通过自主朗读出情感韵味。本文诗歌跳跃性比较大,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语句的理解不到位。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模糊,对诗歌的朗读节奏、技巧等知之甚少。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从深处时代漩涡的作者自身的角度理解诗歌,才能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感。
3.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而《天上的街市》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诗人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自由幸福向往和追求。本课对教师来说是“老熟人”,对学生而言却是走进初中后接触的第一篇“处女”现代诗。对于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理解起来有模糊难懂,本课要以朗读为抓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反复朗读等方法,学生能初步掌握朗读技巧,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通过对重点诗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采用问题导向设置,学生正确区分联想和想象。
3.通过相似主题文章的比较阅读,体会诗人情思,加深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请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晴朗晚上,面对浩瀚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
100年前的一个晚上,诗人郭沫若用奇妙的联想、丰富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舒缓隽永的小夜曲——《天上的街市》。
读诗,品诗歌音韵美
学校准备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老师正在物色人选,你也准备报名参加,为班级争光添彩。
现在就拿出你最好的状态来朗诵这首《天上的街市》吧。
评价标准
评价 符合标准 基本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重音和停连 准确、全部地读准重音和停连。 基本能够读准重音和停连,但是部分地方读错。 重音和停连几乎读不对。
读出诗歌韵味 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借助朗读的语气、节奏、声音的变化技巧全面流畅,感情十足地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虽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借助朗读的语气、节奏、声音的变化技巧读出诗歌的音韵美,但是语气、语势稍弱,声线变化不明显。 几乎没有语气、节奏、声线的变化。
教学活动: “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一种艺术。
1.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韵味。
2.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画出节奏和重音。
3.请同学们各自用柔和的语调、舒缓的节奏把诗歌再度一遍,个人放声大胆读即可。
朗读指导: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品读诗歌意境美
同学们,美妙的诗歌不仅可以用来读,诗歌中呈现出来的画面也能用来欣赏啊。请试着把眼前的这首诗歌幻化成一副美丽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那就开始吧。
评价 符合标准 基本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关键词语的理解 能够找到诗歌的关键词语,并能够自主品读,能表达出自己的品读体会。 基本能够找到诗歌的关键词语。 不能找到诗歌的关键词语。
品读关键是诗句 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借助合作学习,能够找出关于想象和联想的诗句,并能准确区分联想和想象。 能够找出关于想象和联想的诗句,但对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印象模糊。 找不出关于想象和联想的诗句,
教学活动: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诗歌的画面美吧。
诗人真正用眼看到的是什么?诗人想到的又是什么呢?
看到的:街灯,明星。
想到的:天上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诗人想到“明星”“街灯”与想到“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的途径有什么不同?
诗人看到街灯想到了明星,看到明星想到了街灯。这是由此及彼,这种想,叫“联想”。
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是诗人直接想象的结果。这种经过大脑“加工创造”出的新事物,叫“想象”。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齐声背诵诗歌,用声音诠释我们的感受,用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品读 诗歌情歌之美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来看看都为你找到了哪些相似的文章和材料,让我们好好品味鉴赏一番吧!
评价 符合标准 基本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
把握诗歌的主题 能够在相似文章比较阅读基础上,找准比较点,准确表达出异同所在,从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基本能够找出比较点,但是不能准确地说出两者的异同。 找不出比较点
想象与表达 理解想象这种现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并能展开想象,即兴写一段文字。 能够理解现象这种表现手法,但是写不出或者写不好一段想象的文字。 不能够理解现象这种表现手法。
教学活动:“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诗中所写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是牛郎织女相会的阻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束,过着自由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朗读丛书中的《静夜》这首小诗,回答以下问题:
①《静夜》中,什么地方运用了想象?请你也展开想象,试着写一段续言。
诗歌的第二节“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运用了想象。
鼓励学生放飞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
②这首诗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同:两首诗都是描绘了静谧的夜景;都引用了故事;都是在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
异:《天上的街市》略带欢快,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静夜》有一点淡淡的哀愁、伤感。
课堂小结
著名诗人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郭沫若将神话传说与实际景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提着灯笼的牛郎织女,还是对月流珠的鲛人,都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思,追随作者的想象一起去遨游仙境,从而感受到诗人的美好情怀。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像诗人那样以心灵的眼睛看世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