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5 自相矛盾》
作者韩非,也称作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散文家。《韩非子》中收集了他及后人创作的五十五篇独立的著作。三年级学习的《守株待兔》,我们十分熟悉的《老马识途》、《滥竽充数》等寓言故事皆出自《韩非子》。
借助拼音、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一说课文的大致意思。
fū 丈夫;农夫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5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5 自相矛盾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查阅工具书
询问身边的人
……
借助注释
组词
古今意思一样
坚固
锐利
回应
不
用
古今异义字
·
誉:夸赞
·
弗:不
·
立:存在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盾)
(没有具体意思)
(的)
吾盾坚
吾矛利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其人弗能应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坚不可破
无坚不摧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5 自相矛盾
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说话、做事都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凡事三思而后行。
1.有一则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有人在墙上写着:“不准乱涂乱画。”
3.一个年轻人,对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要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东西。”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那你拿什么容器来装你的万能溶液呢?”
善于思考分析 考虑周全 前后一致 凡事三思而后行
联系生活事例说一说
楚人有鬻( ) ,誉之曰:“吾盾( ),物( )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 ),于物( )陷也。”或曰:"以子( )陷子( ),何如?”其人( )。夫( )与( ),不可( )。
背诵课文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②其足,而置之其坐③。至之市,而忘操④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⑤。”反⑥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履(lǚ):鞋子。②度(duó):动词,量。③坐:通“座”。
④操:持,拿。⑤度(dù):名词,尺码。⑥反:通“返”,返回。
拓展阅读
合理的想象
为故事增加生动的情节
课后作业
在闹市口叫卖的场景
楚人与围观者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其他围观者的反应
……
1.复习课文,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谢谢同学们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