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第5课 加伏特舞曲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第5课 加伏特舞曲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7 09:1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伏特舞曲》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快乐的舞蹈单元中的《加伏特舞曲》为教学内容。《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乐曲采用三部曲式构成,A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有两个小节组成的每个乐句,都在后一小节作跳跃进行,并在第三拍收第四拍停,这种“顿一顿”的特点好像画龙点睛,使音乐生动活泼起来。中间部分前后两大部分形成对照,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平稳,后半段保持了活泼的特性,统一中有变化。这首轻松活泼的《加伏特舞曲》十分脍炙人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学情分析:2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舞蹈表演欲望,接触过打击乐伴奏。
结合学生特点,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课件的制作中采用101ppt、思维导图等软件进行素材采集和编辑制作。利用网络在学校智慧多媒体教室上课,充分运用多媒体等设备,并用编创舞蹈和打击乐伴奏的形式,将听、唱、律动结合,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音乐律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体会音高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和体验,初步了解三段体曲式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1、聆听《加伏特舞曲》,让学生感受音高变化;
2、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表演。
教学难点:
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以及感受音高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1、学生:红领巾
教师:101ppt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 思维导图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见附件
附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信息技术应用
趣味导入 《郊游》律动,鼓励学生们跳得真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舞曲——观看伏特舞曲的小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101ppt播放网盘里的视频
聆听感知 1、初听:感受作品情绪。2、了解乐曲资料
师:这是一首由荷兰的作曲家戈塞克创作的《加伏特舞曲》。它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了。 感知乐曲情绪,知道乐曲的作曲家 利用101ppt播放乐曲介绍。
分乐段赏 析 聆听主题A乐段
(1)体验旋律的高低变化(2)熟悉主题A乐段旋律,用beng哼唱,加入打击乐。2、聆听B乐段(1)画图型谱:从图形谱看出音乐的节奏规整,适合跳规整的舞步。(2)学习皇宫的舞蹈。3、完整欣赏,体验三段体曲式结构(1)细听这一段和哪段一样呢?对了和第一乐段(A)是一样的!(2)完整聆听,为乐曲分段。 用分乐段的方式学习,解决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体验,初步了解三段体曲式结构,
自主学习加入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利用101ppt播放ppt课件(音频、图片、文字)利用思维导图书写板书
编创与活 动 1、完整的加入打击乐和舞蹈表演乐曲,并选两名学生台前展示。2、了解单簧管,欣赏《单簧管波尔卡》3、欣赏钢琴版《加伏特舞曲》
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利用101ppt播放视频及音频,让学生在美好的视觉中欣赏、表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加伏特舞曲》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在其中感受到了不同的乐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让我们在课下搜集一下加伏特舞曲的其他乐器演奏版本,下节课一起分享! 总结本课,并留作业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课上与他人分享! 利用101ppt播放图片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