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7 17:23:07

文档简介

2021-2022 学年 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生物试题 (等级考)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分数:100 分
一.选择题(共 45 小题;1-38 每题 1 分,39-45 每题 2 分,共 52 分.其中 1-39 为单选题,40-45
为不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得 1 分) 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扩大培养酵母菌应该使用液体培养基并使用摇床振荡培养B.琼脂在培养基中不仅可以作为凝固剂,还可以作为碳源C.划线分离操作过程,若划线 4 次,则接种环需要灼烧 4 次D.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在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B.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生长越有利
在培养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添加的维生素属于特殊营养物质
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由硝化细菌吸收利用。在“养殖池底泥中硝化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需要配制添加一定浓度氨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筛选硝化细菌
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因此,应对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进行灭菌,全部接种过程均需在火焰旁进行
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和计数时,还需与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同时培养
若空白对照组上长出了菌落,需要在实验组数据的基础上减去空白对照组的菌落数 4.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食品添加剂由于可以增加食品营养,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还可以延长保存期,使用时应尽 量多添加
利用放线菌产生的井冈霉素防止水稻枯纹病是化学防治的有效手段
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使饲料保鲜,同时提高动物免疫力 D.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单细胞蛋白可制成动物饲料
味精是谷氨酸的钠盐,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过发酵可以生产谷氨酸,进而获得味精。在利用发酵罐生产味精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搅拌,并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以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和品 质。下列关于谷氨酸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状优良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只能通过诱变育种获得B.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可满足菌体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C.发酵过程中应控制 pH,酸性条件下利于谷氨酸的生产
D.发酵过程中添加新的营养液会改变培养条件,不利于增产
将没有吃完的西瓜盖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是很多人日常储藏西瓜的办法。有人认为盖上保鲜膜储藏的西瓜中细菌种类和数目反而比没用保鲜膜的多。某生物研究小组针对上述说法进行探究, 他们将盖保鲜膜保存了三天的西瓜的瓜瓤制备成浸出液,再将浸出液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观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培养一段时间后应统计培养基上的菌落的种类和数量B.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C.只需要设置未接种瓜瓤浸出液的空白平板作对照D.培养基可不加碳源是因为接种的浸出液中含糖
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 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 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都能在含β-紫罗酮培养基上生长 C.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
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等级考)

16
页第
1

) (
试卷共
16
页第
2

)
D.能在添加了β-紫罗酮的乙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不同的胆盐浓度中存活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随着胆盐浓度增加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逐渐下降B.由图可知,相同胆盐浓度下解淀粉芽孢杆菌 24h 的存活率低于 3h C.解淀粉芽孢杆菌在胆盐溶液中生长会产生抗胆盐变异
D.由图可知,24h 此菌的存活率下降速率最快时对应的胆盐浓度高于 3h 9.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说法不正确有( )项。
①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计算、称量、熔化、消毒、倒平板
②根据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在对应环境中寻找,就一定能寻找到目的菌株
③稀释涂布平板法是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④灭菌是指杀灭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⑤平板划线操作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感染操作者
⑥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梯度稀释时,要用移液管吹吸试管中溶液几次,目的是达到足够稀释倍数
⑦平板划线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第一次划线末端
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
下列关于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酸豆角以其色泽金黄、咸酸适宜、鲜香嫩脆的特有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酸豆角腌制过程中, 仅有厌氧的乳酸菌活动,故发酵时需营造严格的无氧环境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上述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毛霉中只存在一种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一核糖体
豆瓣酱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发酵过程中,上层的酱发酵效果好于下层,因而 常需要将下层的酱翻至上层,说明参与发酵的菌种属于厌氧型
酒精发酵时,发酵液中的葡萄皮等固体物质会上浮覆盖在发酵液表面,形成“酒帽”,“酒帽”的出现会降低发酵速度,原因是葡萄皮上的菌种无法浸入发酵液
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通常用采摘的鲜茶经过数道工序制成,富含多肽、氨基酸、维生素等营
养物质。黑茶刚制成时有酒香气,滑润甘甜,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黑茶制作过程主要利用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C.黑茶发酵可以将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D.新茶发酵完成后要进行灭菌并密封,有利于茶的长期保存
鞣质(单宁)是一种具有止血、杀菌等作用的中药成分,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为探究鞣质对自 然界中生存条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细菌的杀伤能力,某科研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细菌 接种到含有适量鞣质的完全培养基和不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上,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 间,观察菌落大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的培养皿等玻璃器材,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B.由图中结果可知,鞣质对甲细菌的杀伤能力最强
为排除杂菌污染,本实验设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合理
接种前,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判断三种细菌接种量是否相等
酶 A、B、C 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表:
突变体 a(酶 A 缺陷) 突变体 b(酶 B 缺陷) 突变体 c(酶 C 缺陷)
化合物乙 不生长 生长 不生长
化合物丙 不生长 生长 生长
由上可知:酶 A、B、C 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
A.酶 B、酶 C、酶 A B.酶 A、酶 C、酶 B C.酶 C、酶 B、酶 A D.酶 A、酶 B、酶 C
(
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等级考)

16
页第
3

) (
试卷共
16
页第
4

)
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但属于胞质雄性不育品种。通过体细胞杂交,成功地将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中,下图为该操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使用离心法
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后再进行组织培养
杂种细胞经过一定激素和营养的诱导,发育成为杂种植株
筛选出的杂种植株含有控制甲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但只能通过母本进行传递
以二倍体兰花花药为外植体,经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获得兰花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为防止杂菌污染,①②③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B.②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植物激素以利于再分化C.该育种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经④过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
某实验小组用紫外线照射法去除某种烟草细胞的细胞核,获得保留细胞质(含叶绿体)且具有链霉素抗性的细胞甲,再与无链霉素抗性的该种烟草细胞乙进行体细胞杂交,筛选出杂种细胞丙, 进而培育成杂种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形成的杂种植株与原有的烟草植株存在生殖隔离B.细胞甲、乙杂交前,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C.为获得杂种细胞丙,可利用含链霉素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D.杂种细胞发育为杂种植株须经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诱导
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EVO),为研究 EVO 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
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EVO 不仅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 p53 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 G2/M 期,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 Caspase-3 的表达,最终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培养胃癌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B.加入胰蛋白酶制备的胃癌单细胞悬液,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p53 可能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EVO 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患者服用 EVO 后,胃癌细胞中 Caspase-3 的含量会增加
研究显示,为患有糖尿病的猴子移植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胰岛,成功地降低了猴子的血糖水平。iPS 细胞是利用皮肤细胞等体细胞经诱导因子(导入与胚胎发育相关的特异性基因)处理后转化而成的,其功能和胚胎干细胞类似,能分化成 多种组织和器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iPS 细胞的增殖方式为减数分裂
皮肤细胞等体细胞经诱导转化为 iPS 细胞的过程中遗传信息未发生改变
皮肤细胞经诱导因子处理后形成 iPS 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由于 iPS 细胞可由病人体细胞诱导转化而来,因此该方法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A.若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则③过程可以用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若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胚状体,则①过程的培养基中通常需添加植物激素C.若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则③过程操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 移植
D.若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则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是为了获得杂交瘤细胞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是为了避免接触抑制C.体外受精技术中,将成熟的精子放入培养液中以诱导精子获能
D.胚胎移植时,对代孕母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条件
在长期的肿瘤研究与临床治疗中,研究人员发现:①免疫缺陷鼠实验中,并非每一个来自恶性 肿瘤的移植细胞都能形成肿瘤;②动物细胞培养中发现,少量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研究人员
(
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等级考)

16
页第
5

) (
试卷共
16
页第
6

)
据此提出,肿瘤组织中也可能存在类似成体干细胞的肿瘤干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肿瘤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不同癌细胞对药物的抗性有所区别,对药物不敏感的抗药性低
成体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均在分裂后期加倍D.培养动物细胞的过程中,提供的气体中要有氧气
青蒿素主要用于恶性疟疾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为了快速检测青蒿素,科研人员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青蒿素的单克隆抗体,其基本操作过程如下图。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程②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⑤若在体内进行则操作更简单B.过程③常使用选择培养基,过程④常使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C.若细胞乙均由细胞两两融合而成,则细胞乙、丙、丁在相同分裂期时染色体组数相同 D.骨髓瘤细胞通常是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的,其表面糖蛋白减少,培养时失去接触抑制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是指可同时与癌细胞和药物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下图是科学家设计的生产 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一种抗癌药物)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用到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B.该过程仅需两次筛选,即可筛选出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C.过程⑤的目的与过程①的目的都是获得相应的 B 淋巴细胞D.通过该技术合成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灵敏度更高
疾病克隆猴的诞生开启了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科学家采集了一只睡眠紊 乱最明显的 BMAL1(生物节律基因)敲除猴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 5 只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
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5 只克隆猕猴细胞核基因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
C.体细胞核移植时可用取自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直接作为受体细胞D.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
DNA 甲基化指生物体在 DNA 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将甲基基团加到 DNA 模板链的胞嘧啶上的过程。多数情况下可抑制基因的表达。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体细胞克隆技术的难点在于将体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去核的卵细胞后,由于 DNA 甲基化修饰,某些生长因子基因无法正常表达,从而使重组细胞无法正常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猴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相同
B.与 DNA 未甲基化相比,DNA 甲基化后,基因表达情况可不同,导致性状有所差异
C.DNA 甲基化使某些生长因子基因无法正常表达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D.克隆猴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让羊产牛奶,科学家对此做了相关的构想,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和动物细胞培养等 B.进行 G 操作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囊胚或原肠胚
若研究发现羊 N 细胞中线粒体基因的表达产物丰富,故它的产奶率高,则小羊 a 会有这一优良性状
依据目前的生物技术和理论,可通过生物工程手段获得新物种“羊—牛” 27.基因工程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
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等级考)

16
页第
7

) (
试卷共
16
页第
8

)
载体必须是安全的,不会对受体细胞有害
具有一或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必须含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成功表达也就意味着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载体必需具备自我复制能力或整合到受体染色体 DNA 上随染色体 DNA 的复制而同步复制28.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原。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原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B.DNA 连接酶能催化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C.通过检测发现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原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D.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下图所示的酶 M 和酶 N 是两种限制酶,图中 DNA 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他碱基的种类未作注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多个片段乙与丁混合在一起,可用 DNA 连接酶拼接得到环状 DNA B.多个片段乙与丁混合,只由两个 DNA 片段连接成的 DNA 共有 4 种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双链 DNA 中某种特定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
若酶 M 特异性剪切的 DNA 片段是 ,则酶 N 特异性剪切片段是
30.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as9 蛋白能切断 DNA 的磷酸二酯键 B.DNA-RNA 杂交区域不存在 T-A 碱基对
C.在向导 RNA 中也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D.改变向导 RNA 的序列可实现对特定基因的切割31.叶绿体具有自身的基因组和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叶绿体中的蛋白质一部分由自身基因编码,一 部分由核基因编码。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蛋白质前端含有一段转运肽,可以引导其进入叶绿体。D1 是叶绿体进行光反应依赖的一种核心蛋白,由自身的 psbA 基因编码。高温造成叶绿体内活性氧
(ROS)的大量积累,ROS 不但会破坏 D1,还会抑制 psbA mRNA 的翻译。为了克服高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我国科学家克隆了拟南芥叶绿体中的 psbA 基因,与高温响应的启动子连接,导入水稻细胞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适应高温的转基因水稻。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1 核心蛋白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拟南芥叶绿体中 psbA 基因的复制需要用到 DNA 酶
转基因水稻细胞核中转录产生的 psbA mRNA 进入叶绿体翻译
除高温响应的启动子外,目的基因 psbA 还要与编码转运肽的 DNA 片段连接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现在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多数 采用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原理就是以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 PCR 扩增,使我们选择的这段靶标 DNA 序列指数级增加,每一个扩增出来的 DNA 序列,都可与我们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累积的荧光信号就越强。而没有 病毒的样本中,由于没有靶基因扩增,因此就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增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酸检测其实就是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
B.PCR 需要的条件有模板、引物、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热稳定 DNA 聚合酶、缓冲液等
可以通过鼻咽拭子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
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不仅与试剂盒自身的检测准确性有关,也跟检测样本采集的时机和检 测样本的类型密切相关
下图甲乙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培育转基因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等级考)

16
页第
9

) (
试卷共
16
页第
10

)
若通过 PCR 技术提取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不可选用 BamHⅠ剪切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可以选用 BamHⅠ和 HindⅢ剪切D.在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中,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不能同时表达34.SARS 病毒表面的 S 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 SARS 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 S 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研制预防 SARS 病毒的疫苗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①所代表的反应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
步骤③和⑤常用的方法分别是农杆菌转化法和显微注射法C.④和⑥表达 S 蛋白的过程,所需 ATP 均来源于线粒体
D.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细胞中是否真正成功表达了病毒 S 蛋白
如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若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则 A 可以表示质粒,B 可以表示重组 DNA 分子B.若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 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流程图,则获得 A(精子)后可直接与 B 进行体外受精D.若此图为试管婴儿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
下列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
①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白菜-甘蓝” ②对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培育作物新品种 ③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④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利用动物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如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三种途径,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入受体细胞 C 需要用 Mg2+处理使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的生理状态
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A 即受精卵C.受体细胞 B 通常为莴苣的卵细胞,经脱分化、再分化形成个体D.三种方法得到的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
PCR 引物的 3'端为结合模板 DNA 的关键碱基,5'端无严格限制,可用于添加限制酶切点等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CR 第 4 个循环,消耗了 15 对引物
脱氧核苷酸作为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 5'端
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 DNA 片段的引物链上
用图中引物扩增至少四个循环后才能获得两端均添加限制酶切点的目的产物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易感桃蚜。桃蚜不但直接影响菊花生长,还是多种病毒的传播媒
(
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等级考)

16
页第
11

) (
试卷共
16
页第
12

)
介。雪花莲凝集素基因 GNA 的表达产物能有效抑制桃蚜生长,某科研团队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了转基因菊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载体 Ti 质粒上的抗生素合成基因通常作为对重组 DNA 分子鉴定和筛选的标记基因
用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处理目的基因和 Ti 质粒时,只涉及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基因表达载体组件中的起始密码子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
D.GNA 基因插入 Ti 质粒的 T—DNA 上,农杆菌的转化作用能够使 GNA 基因进入菊花细胞40.(多选)日前微信传言手机屏幕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多。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展开如下图的实验过 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都存在多种微生物 B.以上两组实验在接种过程中均需要用到酒精灯、接种环等
C.两组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结果截然不同,原因可能是取样部位不同 D.该实验对照组可以设置为取相同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水进行培养
41(多选). 欲探究 1g 土壤中有多少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测定微生物数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B.平板划线法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也可用来测定样品中的活菌数
C.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因此稀释度越大越好D.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可快速直观地测定样品中的活菌数
42(多选). 植物细胞工程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 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高效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植物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43(多选).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存在于骨髓及多种组织中的多向分化的一类干细胞,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及神经细胞等分化。研究人员将一定量的骨髓间充质 干细胞移植到多名系统性红斑狼疮志愿患者体内,结果这些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下列相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核酸的数量会发生改变
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可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原因可能是该细胞具有降低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C.衰老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时,需将其放在含 95%的 O2 加 5%的 CO2 的混合气体中培养
44(多选). 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两种引物分别为 A 和 B,其原理与细胞内 DNA
复制类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理论上推测,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 A 的 DNA 片段占 3/4 B.在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 DNA 片段C.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不能扩增目的基因
D.耐热的 DNA 聚合酶总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 3’端
45(多选).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质粒和目的基因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并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质粒用酶 A 切割后,会产生 4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酶 A 和酶 C 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C.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生长D.若用酶 B 和酶 C 切割,可以避免质粒的自身环化
二.填空题(共四道大题,共 48 分)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 关问题。
(
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等级考)

16
页第
13

) (
试卷共
16
页第
14

)
大肠杆菌的同化类型为 ,培养基中蛋白胨的作用主要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等营养物质。
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和鉴定能分
载体(基因疫苗)并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操作基本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利用 PCR 技术扩增 VPI 基因时,需要先根据 合成一对引物。。
用基因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后提取小鼠脾细胞的目的是获取 。体外培养骨髓瘤细胞需要控制的条件 (答出两点即可)。
诱导两种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 PEG 融合法、电融合法和 诱导法等。获取融合细胞后,需要克隆化培养和 ,经多次选择获取特定杂交瘤细胞。
(
高二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等级考)

16
页第
15

) (
试卷共
16
页第
16

)
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做什么改变:
_ _。
将特定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并从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在鉴定其特异性时,操作思路为
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写两种)
使用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
(多选) 。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应用。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若 a、b 分别是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学家分别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培养,培 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①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 诱导融合,这些融合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

②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 yyRR 的玉米植株,也可直接用 yyRr 植株的花粉培养,再经过 处理并筛选获得,这种育种方法叫做 。
若 a、b 表示番茄和马铃薯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在“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中, 运用了植物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为 。a、b 细胞融合之前,要用到的酶是 。
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某科研团队构建相关基因表达
自 2019 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对抗新冠病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某科研团队以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pCMV 质粒为载体研制新冠疫苗。目的基因及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
(1)为了获得重组 DNA 分子,应当挑选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 ,此外还需 酶。(2)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大肠杆菌时,需先用 _处理使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 分子的生理状态,待转化完成后再加入 _(a、仅含青霉素;b、仅含一种其余抗生素;c、不含抗生素;d.含多种抗生素)的 LB 液体培养基,置于摇床慢速培养一段时间以恢复正常状态。
(3)为更好地研究新冠患者的病症及治疗办法,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了新冠病毒小鼠模型。已知新冠病毒通过识别人肺部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 蛋白)进入人体细胞,但小鼠却并不含人的 ACE2 基因。因此,科学家将 导入鼠的受精卵,经
_后得到转基因鼠。接下来,可对转基因鼠进行 处理,以观察其
呈现的病症并测试药物的活性。答案
1-10 ADBCB ABCDD
11-20 DCADB ABDDB
21-30 BDBCC ACBBB
31-39 DBCDD DBCD
40.ACD 41.BCD 42.AB 43.CD 44.ACD 45.AD
46. (1)异养型;氮源和维生素等(写上碳源也对)
(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3)鉴别;将蛋白胨换成尿素且把伊红-美蓝换成酚红指示剂
(4)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5)BC
47. (1)聚乙二醇(PEG) 愈伤组织 秋水仙素 单倍体育种
(2)植物体细胞杂交 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48. (1) 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2)(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 无菌和无毒的环境、充足的营养、适宜温度、pH和气体环境
(3)灭活的病毒 抗体检测
(4)将提取的单克隆抗体与犬细小病毒,其他病毒分别进行混合,检测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抗原的结合情况
49. (1) SalI和KpnI DNA连接
(2) CaCl2或Ca2+ a
(3)含人ACE2基因的重组DNA分子 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 感染新冠病毒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