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巩固基础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巩固基础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7 18:5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一、选择题
1.结合下图“演示地球的自转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
B.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D.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2.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时间是根据北京每天的日出时间确定的,今年最早的升旗仪式时间为凌晨4时36分,则该日可能为(  )
A.3月20日 B.6月21日
C.9月23日 D.12月21日
3.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过后,家住宁波的小科感觉( )
A.白天越来越长了 B.黑夜越来越长了
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
4.经过 26 天长途跋涉,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点 26 分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落月时,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假如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大于66.5°小于90°,那么(  )
A.地球上的五带与原来一样 B.热带范围将缩小 C.温带范围将缩小 D.热带范围将扩大
6.细心的小李同学发现我区路灯开闭的时间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下图是我区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路灯开闭时间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d日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读北半球日照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点在晨线上
B.这一天柯桥地区昼夜等长
C.当天正午,位于D 地的旗杆杆影长度为 0
D.B点所在为夜半球,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
8.2020年4月8日我国一些地区观察到了“超级粉红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粉红月亮”是因为月球的大气层反射粉色的光 B.月球表面的暗区是平原和盆地
C.“超级月亮”大是由于当天月球体积变大了 D.当天绍兴柯桥地区昼夜等长
9.2021年金华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科目考试时间确定为 6月 16、17日,其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自身不发光的球体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月球都围绕着它公转
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D.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11.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
二、填空题
12.地球自转,同时沿D→C→B→A轨道绕着太阳公转,如图所示。
(1)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现象;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
(3)今天,丽水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填字母)。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1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_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______现象,杭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
(3)我国国庆节期间,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图中的___________(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
(4)地球公转会引起什么现象___________
A.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 B.站得高,看得远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高处不胜寒
14.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_____
(2)当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时,地球公转处在_____位置。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
(3)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晨昏线和经线的关系是_______,每年有________次这种情况。
(4)当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时,地球公转处在________位置,此时浙江杭州的太阳高度是一年中最________的。
三、探究题
15.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正在模拟地球的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地球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_____(填“A”或“B”)附近。
16.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如图甲),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仅上的受光区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绕着图中字母__________(选填“A”或“B”)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4 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_______(选填“3”或“9”)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____ 现象。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______ 现象。
(4)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每年元旦地球处于图乙中公转轨道的( )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17.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厘米) 30 15 10 7.5 5
(1)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处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8.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下列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现象 B.季节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二步是通过一系列的变轨操作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其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I上运行到远日点B加速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在椭圆轨道II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地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II的B点________受到平衡力作用。(选填“有”或“没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B
6.D
7.B
8.B
9.B
10.D
11.D
12. 昼夜交替 北回归线 A
13. 春分 赤道 极夜 昼长夜短 D A
14. B 夏至 相互重合 2 B; 大
15. 公转 B
16. (1)B 9(8.5-9.5) (2)昼夜交替 (3)极夜 (4)D
17. 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 减小 保持点光源位置和短木条长度不变,将短木条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
18. A 没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