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不计滑轮和绳子重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4N B.在 5s内拉力F的功为2J
C.拉力F的功率为0.2W D.重力对物体A不做功
2.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日常工作,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独轮车 B.开瓶器
C.钓鱼竿 D.大铡刀
3.如图是办公用品燕尾夹,MON可以看成一个杠杆,O为支点。当用力按压N点,即可打开燕尾夹,此杠杆的示意图表示合理的是( )
B.
C. D.
4.“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带盖的垃圾桶能有效防止易腐垃圾的异味散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垃圾桶盖ABC为一个费力杠杆
B.图甲中脚踏部分DEF为一个省力杠杆
C.图乙中的垃圾桶盖为一个等臂杠杆
D.图丙中垃圾桶盖为一个费力杠杆
5.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徒手很难拧开。用图乙所示的“钥匙”,安装并旋转“钥匙”就能正常出水(如图丙所示)。下列有关这把“钥匙”在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减小阻力 B.减小阻力臂
C.增大动力 D.增大动力臂
6.下列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扫帚
B. 筷子
C. 独轮车
D. 钓鱼竿
7.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微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8.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日常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大铡刀
B.筷子
C.定滑轮
D.钓鱼竿
9.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金在支点左侧30cm刻度处挂2个钩码,进行探究活动,有以下观点或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利于测量力臂的值
B.在探究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
C.在A,B,C,D四个位置进行探究属于多次实验
D.在A,B,C,D四个位置向下施力均能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10.挂钟的分针转动的动力来自机械齿轮,可认为是作用在C点且方向始终与分针垂直的力F,当分针匀速由A位置(如图甲)顺时针转动到B位置(如图乙)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为(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1.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
B.“权”“重”增加相同的质量,A端会上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适当移动
D.若将提纽O向B端移动一些,杆秤测量范围变大
12.有一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质量为2.4kg,长度为AB,C为木条上的点,。现将两台完全相同的台秤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再将此木条支放在两秤上,B端支放在乙秤上,C点支放在甲秤上,此时甲秤的示数是0.8kg,如图所示。则欲使乙秤的示数变为0,应将甲秤向右移动的距离是(支放木条的支架重不计)( )
A.AB B.AB C.AB D.AB
13.小明对小区的公共运动器械产生了兴趣,他根据实物绘制了模型图,当小明坐在坐垫 C 点上,手向下用力拉动 A 点时,坐垫 C 会向上抬起,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受到的重力和坐垫给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和小明对坐垫 C的压力大小相等
C.AO1B是一个费力杠杆,CDO2是一个省力杠杆
D.由于坐垫是金属材质,所以没有发生形变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物重G=3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
(l)若滑轮重不计,滑轮向上移动20cm,则拉力F=________N,物体上升________cm。
(2)若滑轮重为2N,使物体上升20cm,则拉力F=________N,滑轮向上移动________cm。
15.2021年,温州大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如图是某旧小区加装电梯时,工人将90千克的水泥匀速提升到10米高的楼层,用时15秒。
(1)动滑轮自重3千克,不计起重机钢绳重和摩擦,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牛。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为800瓦。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16.在地震中,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__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__点。这两种方式中,沿___________(填“DM”或“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比较省力。
17.如图为动滑轮,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杠杆,若用它将总重为1牛的钩码匀速提高2米,不计轮和绳重以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牛。
18.如图所示,是杠杆,与垂直,在的中点处挂一个的重物,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若加在点的动力使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那么,该杠杆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省力杠杆;若动力始终与垂直,将杠杆由水平位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如图乙所示,动力的大小变化是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若动力由竖直向上的方向沿逆时针缓慢地转到水平向左的方向,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静止,如图丙所示,请画出动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_____。
三、探究题
19.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物块重力 斜面高度 沿斜面拉力 斜面长 有用功 斜面的机械效率
① 30° 5.0 0.6 4.2 1.2 3.0
② 30° 3.0 0.6 2.5 1.2 1.8 60%
③ 45° 3.0 0.8 2.8 1.2 2.4 71%
(1)实验过程中,要让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第①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
(2)请把表格中空缺的数据填写完整___________。(保留整数)
(3)通过比较实验①②③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
2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挂钩码前,小组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如图甲),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接着小组在杠杆的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若在A、B下方再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__端将下沉(选填“左”或“右”)。
(3)图丙为小慧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的简易模型图,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不计摩擦和杠杆自身重力。松开螺母保持OA水平不动,使OB向下折30°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对应B点)。保持物块M的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丁所示位置保持平衡,则应将物块N移动到___________。
A.O点处 B.①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
21.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科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钩码上升高度 动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1
2 1
3 2
4 4 2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
(2)实验中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应该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竖直匀速拉动”)时读数。
(3)表格中缺少一个数据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由表中数据可知,通过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简答题
22.小丽同学用弹簧秤测量金属块的重力时,发现超出弹簧秤的量程,于是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去测量。图中,用细绳把金属块悬挂于A点,用弹簧秤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当杠杆水平静止时,弹簧秤读数为1.8牛。接着开始向容器中加水,当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后,弹簧秤读数为1.2牛。
(1)金属块的重力为多少牛?
(2)金属块的密度为多少kg/m3?
23.如图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动滑轮重G="10" N,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右下表是小刚在某次使用该装置时记录的一些数据。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求:
(1)在4~6 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_______及功率_______。
(2)在2~4 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D
6.C
7.D
8.A
9.D
10.B
11.B
12.C
13.B
14. 60 40 62 10
15. 310 75%
16. A C DM
17. 省力 0.5
18. 不一定 变小
19. 1.7 60%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重力无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0. 右 右 C
21. 竖直匀速拉动 66.7 增加物重 不变
22.(1)5.4N;(2)3×103 kg/m3
23. 74J 37w 25W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