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课件(2课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桂花雨课件(2课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7 13:0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3 桂花雨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花
桂花糕
桂花茶
桂花酒
默读课文,你对课文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桂花纷纷飘落,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一场好香的雨,一幅好美的画。
桂花雨和摇花乐是“我”心中珍藏的美好回忆。
母亲念念不忘家乡的桂花香,桂花寄托着母亲的思乡之情。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luó
hánɡ
淘箩
杭州










luó
dǒnɡ
lán

ɡāo
jìn
chán
chá
jiǎn
bǐnɡ
懂得
木兰花
箩筐
老婆婆
蛋糕
饼干
沉浸
纠缠
茶叶
捡柴
中间是“冖”,不要写错。
竹字头。换成“艹”,就是“萝”。
选一选,填一填。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从地上(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回家时,总要从地上( )一些完整、新鲜的桂花送给母亲。


从许多东西中挑出来。
拾起。
多音字
用肩膀挑。
承当,负责。

dān
dàn
挑东西的用具。
一挑儿东西。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
量词。

少。
xiān
xiǎn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
滋味美好。
有光彩的。
新鲜的食物。
姓。
填一填
大家都担( )心他小小年纪扛不起这副重担( )。
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上出现了一次鲜( )见的天文奇观“超级蓝血月全食”,那鲜( )红的月亮非常漂亮。
dān
dàn
xiǎn
xiān
作者有哪些关于桂花的美好回忆?
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
在故乡的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花的乐趣。
迁居杭州,捡桂花带给母亲,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这些回忆是怎样一一呈现的呢?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下列学习单,组长为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学习单。
学习单
地点 美好的回忆(事件) 文中对应的段落
故乡
父亲和“我”赏花,“我”最喜欢桂花迷人的香味。
1~2
故乡
母亲总担心台风会来。没有台风,能多收些桂花送给乡亲。
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
“我”盼望着摇桂花,享受摇花乐。
桂花晒干后可以做茶叶和糕饼。
3~6
杭州
“我”到杭州一处小山上捡桂花,送给母亲。
“我”和母亲常常思念故乡的桂花。
7~8
再读课文,根据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化,试着梳理文章脉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2):“我”独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3~6):“我”盼望摇桂花以及享受摇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7~8):在杭州的母亲和“我”思念家乡的桂花。
自由阅读7~8自然段,提出你的疑问。
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杭州的桂花很美很香,作者为什么忘不了家乡的桂花和家乡的桂花雨?
看拼音写汉字。
小时候我不 dǒnɡ( )得欣赏梅花和木 lán( )花,但偏偏喜欢桂花。我 chán( )着母亲摇桂花,把摇落的桂花送一 luó( )给邻居家的老爷爷,送一 luó( )给 pó( )pó( )。他们把桂花晒好,收在铁盒子里,加上 chá( )叶可以泡茶,过年时做成 ɡāo bǐnɡ( )。








糕饼
请你用“虽然……但是……”这一组关联词,改写下面的段落。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中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第2课时
同音字组词。
【jiǎn】
【lán】
( )拾 挑( ) 节( )
眼( ) ( )查





吊( ) 阻( ) ( )杆 贪( ) ( )色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家乡桂花的句子,批注自己的体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没有不”是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作者用这样的语气强调家乡的桂花更香。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全都浸在桂花香里。
读一读,比一比。
“没有不”更能突出桂花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村子,处处都能闻到桂花香味。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第4自然段“浸”让你体会到什么?
“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它的香是无处不在的,沁入了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的家里,沁入了每个人的肺腑,香甜了人们的生活。作者以“浸”写“香”,化无形为有形,把融于桂花香气之中的幸福感描绘得生动、传神。
与第4自然段第一句相照应。两个“浸”字说明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它的香,亦不受空间约束,既香甜了自家,也香甜了故乡的左邻右舍。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全年,整个村子
让“我”和母亲念念不忘的除了桂花的香气,还有什么呢?课文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得出来?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对于孩子来说,比如过生日、过年,算是“大事”;对于作者来说,一年一度的摇桂花就像过生日、过年一样隆重,是一件令作者最高兴、快乐和难忘的事。
写出了作者盼望着摇桂花的急切心情。“总是缠着”说明作者是从早到晚盼望着摇桂花这件“大事”。
边读边想象自己也在“摇花”,想象桂花被摇下来时像雨一样飘飘洒洒,纷纷落下来的景象,体会作者“摇花”的心情,读出激动、快乐、兴奋和满足的语气。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和母亲念念不忘的,不仅仅是桂花香,还有“摇桂花”之乐。纷纷飘落的桂花,就像下雨-样,好香!它香了作者的童年,也香了乡亲们的情义,这样的欢声笑语,年复一年,深深地铭刻在作者和母亲的心里。
小结: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这两句话通过对“我”的_____描写,表现了“我” 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动作
示例:桂花纷纷飘落,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飘在人们的头发上,落到人们的怀里……
摇桂花树时快乐
阅读下面的资料和教材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资料:琦君和母亲原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她十二岁时迁居杭州。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一直没有回过生她养她的故乡。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故乡,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高度关注桂花,适时收获桂花,并感受着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吃着用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它。虽然桂花是没有区别的,但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情感体味它们。故乡的桂花有亲情,有乡情,它成为母亲最美好的记忆,也唯有家乡的桂花树才能承载母亲对家乡无尽的情思。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作者是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在作者和母亲心中,桂花就是她们思乡情的依托。桂花的香甜、摇花的欢乐,其实都是源于对故乡的思念。作者是借助一朵朵迷人的桂花,还有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这些具体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具体事物中,读起来更令人回味无穷。
小结:
桂花雨
爱桂花
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
桂花盛开
香飘四方
摇落桂花
纷纷如雨
一年四季
香甜生活
充满欢乐
思桂花
杭州赏桂花
捡桂花带给母亲
又思故乡桂花
思乡情切
阵阵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板书设计
桂花一开
母亲担心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桂花雨》以_____为主线贯穿全文,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_____相关的生活场景:作者先写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___________;接着写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_______;最后写离开家乡后_______,给母亲_______,却时时想起童年时代的“_______”和“_______”。 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_____以及对童年生活_________的感情。
桂花
桂花
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 
赏桂花
带桂花
摇花乐
桂花雨
思念
无比怀念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难写的词多写几遍。
你有过思念家乡或者思念某个人吗?请你在日记本上写一件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抒发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课后阅读琦君的《桂花雨》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