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3.2《宇宙的边疆》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3.2《宇宙的边疆》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7 13: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宇宙的边疆
作者简介
卡尔 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主要作品
《伊甸园的飞龙》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20世纪末,我国开始走向“科教兴国”的康庄大道,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影响下,学科技、用科技、发展科技的热潮渐起。为了吸收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一大批学者相继介绍、翻译了大量国外科技著作。于是,卡尔萨根的《宇宙》被翻译介绍到我国。
背景简介
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或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根据被解释的对象的不同,解说词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用于吸引游客参观游览的导游解说词和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散文手法,既有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用于科普影片、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则多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
解说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因为解说词是对画面内容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教育或传播知识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偏离具体的解说对象。
(3)注重文艺性。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对实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的结合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兼有文艺作品的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本文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而本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意思是要说明宇宙的范围、构成等问题。
题 解
课 文 结 构
宇宙的边疆
引文:用名人名言提示主旨
一、(1—6段)人类探索宇宙的原因及方法
二、(7—11段)探索星系的奥秘
五、(17—18段)人类从地球开始探索宇宙
的奥秘
三、(12段)探索恒星的奥秘
四、(13—16段)探索行星和太阳系的
奥秘
宇宙
星系
恒星
太阳系
地球
离地球80亿光年
离地球200万光年
离地球4万光年
离地球1光年
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
说明顺序
(1)从宇宙的演化来看,先有构成宇宙的原始物质,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又有行星,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宇宙构成,符合宇宙基本的演化规律。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1、文章开头作者引用这两段话具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人类应该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宇宙,不为名利,只为内心的需要;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很有限,要不停地探索,探索宇宙是人类的职责。
另一方面说明了宇宙的无边。
研读引文部分
研读第一部分
2、第1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这样” 那句话有什么作用
作者连用三个“这样”突出宇宙永远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着,它的无限永恒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宇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点才吸引人类不断探索它的秘密,不断了解它。该句放在文章的开头,为下文的说明做了必要的铺垫。
3、为了说明“光年”的概念,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如18.6万、30万、7倍、10万亿等;作比较,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下定义:如“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5、第9段介绍了“星系”的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内容:
①介绍了星系的构成与数量。
②由星系中“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样多”,推测除地球外,“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
作用:
丰富读者的科学知识,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
4、第9段中“我认为……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作者的这个推测,你觉得有道理吗
有道理。
宇宙中有数量巨大的星系,有数量更多的行星和恒星,那么,地球这类天体就不可能只有一个,应该会有很多适合生命存在的类似地球的星球,并且上面极可能已经有生命存在。
研读第二部分
研读第三部分
6、为什么说恒星像“流水”
这句话突出了在人们的眼里恒星的数量之多。许多恒星的星光好像河流浮在地球的周围,所以说恒星像“流水”。
研读第四部分
7、第13自然段“与世隔绝”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这个“世”不是通常意义的“世”,而是指人类肉眼能 够看到的世界之外的宇宙。人类最初对宇宙的认识仅限于地球及地球周围的少量恒星,对更远的世界一无所知,所以说是“与世隔绝”
8、第15自然段第一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喻为“后院”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9、作者对太阳系的行星的介绍,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反映了什么现象
按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分类介绍。首先是覆盖着甲烷冰的冥王星。接着是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及其冰冻卫星,它们属于外太阳系。然后介绍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这和第14自然段介绍的行星的热规律基本一致,表明太阳系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10、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1)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
(2)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畏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了某种契合。
研读第五部分
11、课文最后两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它们和前面哪些句子呼应 体现了什么
人类是宇宙的产物,探索宇宙、回归宇宙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这两句话和课文第4自然段中“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我们还乡心切”等语句呼应。体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热情。
12、最后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地球及整个宇宙哪些丰富的情感?
①“有幸”一词表明对人类生于地球的庆幸与感恩。
②“这里有……有……有还有……”,用排比句表达作者对地球的热爱、赞美之情。
③“许多这样的星球”指像地球一样存在的星球,这其中应该有无穷的秘密,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④“家园”在这里指宇宙,它表明作者对自己作为人类一员充满了自豪感,并产生了认识字宙、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总结研读
13、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作者对宇宙的认识包含五个方面:
①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它是个无限永恒的时空。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只是它的一个地方,而绝不可能是“典型”的。
②宇宙真空中,广袤、寒冷、荒芜而又一片黑暗。
③整个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
④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必定有许多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
⑤宇宙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
14、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①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
②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③人类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伟大的力量。
④宇宙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但我们和宇宙是密不可分的。
⑤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15、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而宇宙又是无穷的,文题与现实是否矛盾
不矛盾。
目前所探测到的最大的宇宙范围是总星科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半径大小。但2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谜。因此,文题“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不矛盾。
16、“宇宙的边疆”有什么含义?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而本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这里的“边疆”既指地球,也指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地球远不是宇宙的中心,已知的宇宙的中心是离地球80亿光年的星云,所以文中说“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人类对宇宙这个大海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
17、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读者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读者,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也是一篇关于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文章采用空间顺序,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宇宙的广阔、星系的组成、恒星的性质、太阳系及其行星等知识,推测宇宙生命的存在,作者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和神秘莫测,激起了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中心思想
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按照空间顺序,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畏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艺术特色
②语言准确,逻辑性强,科学规范。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千米(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用确切的数字来说明光传播的距离之长,能够让人们有确切的印象,另外“约”字的运用,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能够看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③说明中融入议论、抒情,使文章内涵丰富,具有人文色彩。作者用通俗浅易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边、无穷奥秘和久远历史,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解说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欲望。如“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④说明中运用拟人手法。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作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想象出这些星系的存在状态。再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用了“召唤”一词,贴切地表达出我们对宇宙的向往之情,大海如同母亲一样在呼唤着她的子女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她。
合作探究
1、学习了《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观点一:宇宙对于我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了我们和宇宙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中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观点二: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引发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保护家园,刻不容缓。
2、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求得知识,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那么,如何发现关键语句,并懂得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理解文章的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阅读实践呢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
(1)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2)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3)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想要强调其所要表达的观点,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所以发现并筛选关键句,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人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要求:两篇文章都是介绍科学方面的知识,但给读者的感觉截然不同,试从文体、语言、写作目的、阅读对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完成下面表格。
3、对比阅读《自然选择的证明》与《宇宙的边疆》
文章 文体 文章风格 语言特点 写作目的
《自然选择的证明》 自然科学论著(论文) 逻辑严密、理论性强,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表现力自然科学论著典型的特点 严密、准确。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运用大量的多重复句 对原创性科学理论的阐释,用于交流、学习、研究
《宇宙的边疆》 (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 既有客观、严谨的知识性,又富于人文色彩;既有较强的专业性,又讲究形象性 说明中夹抒情与议论,善用修辞、富有激情、有哲理意味儿。 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性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