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章 末 总 结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章 末 总 结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7 14: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章 末 总 结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目录
01
思维导图
02
课程标准
03
章末小测
思维导图
1.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3.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4. 区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5.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课程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20呼和浩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引发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2019-nCoV以及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B. 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3个环节
C. 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抗体可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
D. 2019-nCoV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A
章末小测
限时 40分钟   得分___   __
2. (2020雅安)对于新冠疫情防控,提倡使用公筷。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这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消灭病原体
B
3. (2020乐山)据报道,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领先全球,现已有3个品种的研发进入第二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临床应用。接种疫苗预防“新冠肺炎”时,疫苗和被接种疫苗的人群分别属于(  )
A. 抗体、传染源  
B. 抗原、传染源  
C. 抗体、易感人群  
D. 抗原、易感人群
D
4. (2020铁岭)关于新冠病毒型肺炎的预防,下列做法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匹配的是(  )
A. 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控制传染源
B. 支援武汉的医生注射胸腺素——保护易感人群
C. 外出需要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
D. 建议群众不聚集,减少外出——切断传播途径
C
5. (2020烟台)医院外科手术室内的器具要严格消毒。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确保手术器具没有细菌,阻止疾病传播
B. 防止细菌等感染病人
C. 防止其他进入手术室的人交叉感染
D. 保证外科手术的成功
D
6. (2020北京)接种流感疫苗后,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以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流感疫苗相当于(  )
A. 抗原  
B. 血红蛋白  
C. 溶菌酶  
D. 抗生素
A
7. (2020雅安)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B. 人体可以通过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
C. 吞噬细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D. 三道防线共同作用,承担起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
8. (2020贵港)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的屏障作用   
B.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D
9. (2020天水)大多数哺乳动物受伤后,用舌头舔伤口,能促进伤口愈合,这是由于(  )
A. 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特异性免疫
B. 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特异性免疫
C. 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
D. 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
D
10. (2019通辽)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B. 当抗原侵入人体后,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1种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C. 1种抗体可针对多种抗原起作用
D.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1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C
11. (2020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B. 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 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1种特殊蛋白质 
D. 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A
12. (2020黑龙江)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体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哪一项免疫功能?(  )
A.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
B.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 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C
13. (2020鸡西)免疫是人类抵抗外界疾病的有效防线,当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导致(  )
A. 过敏反应  
B. 艾滋病  
C. 糖尿病  
D. 新冠肺炎
A
14. (2019陕西)下列有关计划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就是计划免疫
B.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易行的措施
C. 计划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C
15. (2019北京)我国实施计划免疫,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控制传染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疫苗相当于抗原
B. 预防接种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
C. 预防接种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
D. 接种1次即可终身具有免疫能力
D
16. (2020雅安)预防艾滋病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科技的进步,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B. 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餐、握手以及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C. 研制艾滋病疫苗旨在提高人体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D. 对于艾滋病病患应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A
17. (2019泰州)下列各种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方式中,可能会使健康人感染艾滋病的是(  )
A. 握手 
B. 共用注射器 
C. 共同进餐 
D. 共用马桶
B
18. (2019济南)艾滋病是1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病毒是传染源,可通过母婴传播
B. 静脉注射的吸毒人员,容易感染艾滋病
C.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D. 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A
19. 下图为某人感染艾滋病后,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变化情况。根据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根据图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中的淋巴细胞
B. 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注射艾滋病疫苗
C. 身患艾滋病的妇女生下了一名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HIV)的婴儿,说明艾滋病既是传染病也是遗传病
D. 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传染源
A
20. “红丝带”是全世界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动的标志。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的主要危害是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B. 艾滋病病毒HIV个体微小,是单细胞生物
C.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D.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2020通辽)(实验探究)目前席卷全球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1种类似于SARS的冠状病毒,它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进而引发疾病。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与普通病毒结构相似,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构成。该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__。在疫情防控期间倡议大家出门佩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是_________________。
遗传物质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2)我国研发的SARS灭活疫苗是否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呢?下面是科研人员对有关动物进行的实验。完善以下实验步骤,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
①材料用具: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鸡2只,SARS灭活疫苗,生理盐水,2019新型冠状病毒,注射器等。
②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鸡分为2组,甲组为__________组,乙组为__________组。
实验
对照
步骤二:给甲组小鸡注射SARS灭活疫苗,给乙组小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2组小鸡注射2019新型冠状病毒,观察其状况。
③实验现象:甲组小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小鸡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④出现此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注射SARS灭活疫苗的小鸡体内产生的抗体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和新型冠状病毒相结合。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从免疫角度分析,这属于__________免疫。
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不能
特异性
⑤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1处不合理,其对此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ARS灭活疫苗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使实验结果有偶然性误差
22. (2019福建)(综合应用)抗生素的利用为细菌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但滥用抗生素却催生“耐药细菌”。下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产生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这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此时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细菌数量下降,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免疫。
(2)细菌后代中存在变异,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__________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即便加大抗生素剂量仍无法杀灭。该过程可用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学说来解释。
抗体

特异性
耐药
自然选择
(3)人类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__________,由青霉菌产生。此类菌的孢子囊形状为__________状。后来人类发现了更多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对病毒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效果。所以当人感冒时注射抗生素的做法是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4)写出1条科学使用抗生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青霉素
扫帚
没有
错误
不滥用抗生素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