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17 16:1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p110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1、环境问题
2.原因:
排放﹥自净; 索取﹥再生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
3.分类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国家类型 环境问题特点 举例
发达国家 较轻; 以环境污染为主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化、酸雨
发达国家
海洋污染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化
酸雨
野生物种灭绝
森林退化
荒漠化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
有害物质迁移
发展中国家
发展援助
国际贸易
化学物质利用
化石燃料
经济活动
利用
环境评价缺乏的情况
精作
木材生产
过牧
经济活动增长
贫穷
发展中国家 较严重; 以生态破坏为主 野生动物灭绝、森林退化、
荒漠化
P111活动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
①人口增长过快,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环保能力不足,环保意识不强;
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
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化石燃料。
(3)还有哪些环境问题可以放入图中?还应增加哪些箭头?说出理由。
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发达国家
海洋污染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化
酸雨
野生物种灭绝
森林退化
荒漠化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
有害物质迁移
发展中国家
发展援助
国际贸易
化学物质利用
化石燃料
经济活动
利用
环境评价缺乏的情况
精作
木材生产
过牧
经济活动增长
贫穷
(一)资源短缺
概念
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一、主要的环境问题
掠夺式开发 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破坏了生存环境
p112
千疮百孔的矿区 矿区溃坝造成的生态破坏
防治措施
①开源:开发、勘探可替代资源的储量等;
②节流: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循环利用等;
③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④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①资源的有限性;
②人口过快增长,经济规模扩大;
③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保护力度不够,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成因
资源短缺
(二)生态破坏
经济利益驱动
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
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物种灭绝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渡渡鸟
p113
渡渡鸟
大颅榄树
1、阅读材料,说出造成渡渡鸟灭绝的原因。
开垦农场,焚烧渡渡鸟的栖息地,然后疯狂猎捕。
2、渡渡鸟灭绝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大颅榄树日渐稀少,该岛生态系统被破坏。
渡渡鸟的灭绝
p114
部分已灭绝的动物
新疆虎1916年灭绝
格陵兰驯鹿
1950年灭绝
高加索野牛1925年灭绝
亚洲
猎豹1948年灭绝
部分已灭绝的动物
宽脸长鼻袋狸1908年灭绝
毛里求斯鹦鹉灭绝
年代
不详
圣多美腊嘴雀1900年灭绝
麋鹿
作为野生种群早已绝迹多年
截至2021年,我国共建立84个麋鹿迁地保护种群,麋鹿总数近万只
大熊猫
滇金丝猴
华南虎
百山祖冷杉
部分濒危物种
金竹狐猴
华南虎
大熊猫
雪豹
3、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栖息地的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入侵 17% 12%
其他 20% 8%
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哺乳动物:偷猎和栖息地丧失。鸟类:栖息地丧失。
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生产资源;
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质遭到破坏;
影响药物来源等。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偷猎
栖息地的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他
哺乳动物
鸟类
P114活动答案
(三)环境污染
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大气质量下降的现象。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
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引发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光化学烟雾、雾霾、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
大气污染
概念
污染物
污染源
危害
类型
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导致其特性改变,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及禽畜粪便等。
水污染
概念
污染源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
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土壤污染
概念
污染物
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导致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的现象。
工矿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面广、难以控制等。
海洋污染
概念
特点
海洋石油污染
海洋塑料污染
全球PM2.5分布
1.结合身边实例,说一说PM2.5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① 人为:各种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或汽车燃油排放的烟尘。
② 自然:土壤扬尘 、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
危害:直接进入支气管,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3、针对PM2.5的来源和危害,分小组讨论,制订一份防治PM2.5的有效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
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
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P114活动
1、(1)你认为,威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
降低废水中的含油浓度;禁止船舶非法向海中排油;
防止油船、海上输油管道和石油平台的溢油事故;
消除或减轻已发生的油污染的后果;
加强海洋油污染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视
监测;
利用物理方法和机械装置清除海面和
海岸油污染。
(2)石油及其制品进入海洋,会对海洋环境、生物、水产品造成严重的破坏。想一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海洋石油污染?
P117-118 活动 1
(2)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
(1)说出土壤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
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污水灌溉、农药化肥重金属等。
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3)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出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
危害: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植物、水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
过程: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倾倒,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导致有害物质不断向土壤中渗透,
加上大气中的污染物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
降落在土壤中,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
P118活动 2
1、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按环境
要素划分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地理空间
划分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工业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
区域环境问题
局部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光污染
噪声污染
第三产业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
P111活动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人类面临的
主要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本节知识结构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概念
类型
产生的原因
主要
环境问题
下图为某地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读图完成1~2题。
1.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大量施肥 D.不合理灌溉
2.该环境问题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土地沙化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降低
D.地下水位下降
D
C
(1)在森林破坏严重、河流污染严重、酸雨、土地荒漠化和臭氧层破坏五大环境问题中,分别说出图中横线地区和竖线地区对应的主要环境问题。
横线地区:土地荒漠化;
竖线地区:臭氧层耗损导致紫外线辐射过度。
读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分析横线地区主要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及治理措施。
(3)图中网格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自然原因: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相对脆弱。
治理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