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
课题:
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认识歌曲中的三种乐器,胡琴、喇叭、铜鼓。
2、 通过歌曲的学唱完成相应的动作表演,并分角色表演。
教学重点:
1、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
2、随着歌曲徒手模仿乐器演奏,看哪一组做的最好
教学难点:
即兴创作与表演。
教学方法:
听唱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参加过音乐会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参加一个非常特别的音乐会,为什么说它是个特别的音乐会呢?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就知道了。打开书16页,我们一起来听《快乐的音乐会》。
二、寓教于乐
1、听歌曲范唱。
2、提问:听到了什么?
师:在这个音乐会上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呢?(......)
师:有胡琴、喇叭、还有铜鼓。那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刚才老师说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音乐会呢?(......)因为呀,在这个音乐会上不仅有小朋友参加,连小动物们都参加了,所以这就成了一个比较特别的音乐会。
3、听歌曲范唱第二遍。(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
4、教唱。(从歌词讲解教唱)
师:我们刚才又欣赏了遍,那么有谁知道我们听到的第一个乐曲是什么呀?(介绍二胡)
师:那有谁知道我们刚才听到的胡琴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滋扭扭)
这个时候我们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呢?(竖起耳朵、听的笑嘻嘻)。
师:听老师把这一段唱一遍(师范唱第一段)
师:刚才老师唱了几个“得儿喂”?这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特殊的意思。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学唱。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那我们听到的第二个乐器是什么呢?它发出了什么样
的声音?小动物们又在做什么呢?(教唱第二段)
师:在这个音乐会上我们听到的最后一个乐器是什么?(......)它的声音是怎
样的?(......)小主人在敲铜鼓的时候我们的小动物在做着什么?(教唱第三段)
师:我们刚才已经学唱了这首歌的最后一段,是不是唱到这就结束了呢?
恩,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第三段的结尾还有一个结束句,只有唱完了这个结 束句这个音乐会才能结束,不然音乐会就开的没完没了了。(教唱结束句)
6、电子琴伴奏全班齐唱。
7、听歌曲范唱第三遍、合伴奏。
三、创造表现
1、分组表演。
师:同学们都会唱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加入这个快乐的音乐会吧!第一组第二组边唱边扮演小主人演奏乐器,第三组第四组边唱边扮演小动物的动作。(全班分组唱第一段)
师:刚才我们全班的表演,无论是小主人拉二胡还是小狗小猫大家扮演的都非常像。只是扮演小主人的两组唱到“咦”的时候应该看着扮演小动物的两组表示我们的好奇对不对呀?第二段我们换一下,刚才扮演小主人的换成小动物,扮演小动物的换成小主人,看这一次哪一组表演的最好。
(全班分组唱第二段)
师:第三段我们全班一起表演一起唱,唱到感叹字“哎”的时候,我们一二组与三四组的同学分别看着对方互相用眼神交流一下。(全班齐唱最后一段)
2、个人才艺表演。(二胡独奏)
完美结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的这个音乐会你们认识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你们快乐吗?
生:(......)
( 全班跟琴伴奏齐唱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