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教学设计
一、文本研读
《出师表》这篇文章在初中课文里确实属于宏篇巨作了,文中提到围绕十三次先帝和七次陛下,诸葛亮对于先帝的感情已经一目了然了:对先帝的追念之情,对先帝与自己的情分怀念,对先帝去世后的誓死报答,归于现实主要表现对陛下的忠诚上。对于刘禅,诸葛亮亦父亦师亦臣,他们没有志同道合,有的更是一种监督与责备。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这篇文章,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二、创意说明
较长的文言文,除了文言知识的积累,还要从众多的文言语句中体会丰厚的情感,感悟人物形象,为了避免空洞的翻译和讲解,我的教学策略是:立足文本,积累+感悟。
文章骈散结合,文辞优美,感情真挚,设计以“朗读”为主线的课堂活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三、活动组织
第一课时
1.预习检查
听写词语,并注音解释。
2.读出文言的味道
①读清句读(以第一段作句读训练材料)
每句一般断1—2处,断开后的每一部分应该是语意独立的词或短语。
②读出情味(以课文第8段作训练材料)
字句中应有长辈对晚辈之殷切期盼
字句中应有老臣对君主之赤胆忠心
建议你读得——语重心长
建议你读得——情辞恳切
3.读通文章的内容
①学生自读互译课文,关注以下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卑鄙、感激、痛恨、开张
【一词多义】
遗、效、所以、以
②默读课文,结合自己的文意的理解,标注表达方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5):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四、板书设计
出师表
诸葛亮
析形势: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提建议:开张圣听 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
表忠心:以身许国 创业之艰 夙夜忧叹 请命北伐 分述职责 诹善纳雅
议论 记叙 抒情
第二课时
1.读明作者的情感
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十二次“先帝”和七次“陛下”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①对先帝的追念之情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创业未半”含有多少心酸和无奈,又有多少遗憾和追念啊。“中道崩殂”,肯定有对先帝去世的痛苦之情,也有悔不当初的后悔以及事业未竟的遗憾在内。
②对先帝的感恩之意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盖追先帝之殊遇”“先帝简拔”、“先帝称之曰能”表达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感恩之情,更是众多将士们当年被赏识重用的感激之情。
③报先帝的责任之心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危受命的责任,“遂许先帝以驱驰”义无反顾的责任,“以光先帝遗德”治国理政的责任,“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以告先帝之灵”,“报先帝忠陛下的责任”……
2.读懂人物的形象
诸葛亮
①一个忠臣
诸葛亮的“忠”表现在哪里呢?请找出相对应的文字。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说明他有危机意识和远见卓识,忠。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表现了诸葛亮勇于承担任务和责任,体现了忠。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诸葛亮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体现了忠
②一个慈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先帝不以臣卑鄙,……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语气循循善诱、语重心长,一个慈父无异
③一个严师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这个句中的“宜”和“不宜”体现严师的劝告。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一个“愿”字,希望的意思,老师的评语就经常是这样的。
刘禅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说明刘禅不能处理事情,表现他的无能。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表明刘禅经常说话不恰当,很不自信。不自信表现了他的懦弱。我觉得诸葛亮说的“亲贤臣,远小人”“愿陛下亲之信之”说明刘禅无分辨能力。
“陛下亦宜自谋”,说明刘禅没有主见,很不自谋。
诸葛亮辅佐的是一个既不自信又不自谋的君主,现在即将出师北伐,请你从忠臣、慈父、严师三个角色中任选一个,对刘禅说一段话。如:君主啊!……儿啊!……或刘禅同学啊!……
四、板书设计
出师表
诸葛亮
诸葛亮 慈父
严师
追念之情 感恩之意 责任之心
寓情于议 寓情于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