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大家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那个传统节日的场景吗?(清明)
3.那你知道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是什么节日吗?(寒食节)
4.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就是《寒食》(板书课题)
5.大家齐读课题。好,声音真洪亮!那么大家知道寒食节都有哪些习俗吗?(学生2-3人汇报后,教师出示图片介绍寒食节的习俗)
6.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首先老师想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位诗人,请看大屏幕,谁来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7.作者想要通过这首古诗向我们表达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首《寒食》。
二:导学提示,自主感知
1.出示温馨提示:
(1)自由朗读古诗,把古诗的字音读准,诗句读到通顺。
(2)结合注释、插图和工具书,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自主探究: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研读。
3.组内交流:教师桌间巡视,适时引导、点拨。
三:展示评研,解疑重点
(一)学习生字,读出节奏
1.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真高,下面就让我们大声地读一读这首寒食吧!(指名2人读古诗)
(1)在这首诗中,有几个字的读音我们一定要读准确:课件出示“御柳、日暮、五侯”,大家齐读这三个词语,再个别指名两人领读。
(2)这里有两个字不仅要读好,还要会写,指导书写“御”和“暮”字。
2.生字已经难不住我们了,我们读古诗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1)试着自己标记出节奏
(2)指名读古诗(谁来展示读一读?)
(3)男女分组读古诗
(二)理解诗句意思,感情朗读
1.学习前两句。
师: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走进了作者韩翃的感情世界,看到了韩翃笔下的春天的京都长安城,那么在你读的过程中,头脑中都闪现出了哪些景象呢?
生答:满城飞花,被风吹得倾斜的柳树。
师:是呀,多么灿烂无比的春景图啊!作者将这美丽的春景图精炼成了简短的诗句,那么在这两句古诗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字词呢?
生一:“无处”一词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因为这个词一下子就让我感受到被漫天飞舞的柳絮包围的感觉。
生二:“飞花”这个词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个词带给人春色满园的感觉。
师:这个词中的“飞”字换成“落”字好不好?
生:不好,因为飞字给人一种动态感,而“落”字让人感受不到有风的存在。
师:是呀,“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板书飞花),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见诗人炼字的功夫。
师:在这美丽的春景图里,除了满天飞花,这里还特写了哪些景物?
生:柳树。
师追问:哪的柳树?
生:皇家花园里的柳树。
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生:御柳(板书:御柳)
师:你们真会学习!那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棵棵怎样的柳树呢?
生一:随风飘舞着柳条的柳树。
生二:被东风吹拂得晃动的柳树。
师:随风飘舞,随风晃动你们都是通过那个词来联想到的?
生:东风(板书:“东风”)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透彻,作者通过飞花、东风、御柳等景物呈现了勃然生机,风光迷人的春景(板书:春景)。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前两句诗句的意思吗?
生:汇报前两句诗句意思。
师: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那满城飞花,柳絮飘洒的画面。(出示图片)
师:孩子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春景图,难道你们不想美美地读一读这诗句吗?(2-3人读)
师:孩子们,古人在描写春天时,常常会用到花、柳等景物,请看大屏幕(出示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不仅仅是古人,我们在描写春景时也离不开它们,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多多借鉴。
2.学习后两句
过渡语:在寒食节那天,韩翃被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花无数的暮春景色迷住了,直到夜色降临,韩翃走在黑漆漆的街道上,走进了你们的家(随机停在某一个同学旁:“你家为什么不点灯?”(继续走到另一个同学跟前)问:“你家吃的什么?”哦,老师知道了,寒食节家家要禁火生烟,要吃冷食!
师:可是寒食节的皇宫却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皇宫里的人在忙着传蜡烛。
师:(板书:传蜡烛)并追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不过是普通的蜡烛而已。
生一:那可不是普通的蜡烛,是皇帝赏赐的蜡烛。
生二:那是代表着特殊权利的蜡烛,普通百姓家是没有这个特权的。
师:区区几根蜡烛而已,普通百姓家也可以有,到他们这怎么就是特权了?
生:因为今天可是寒食节啊,家家都禁烟火,可他们燃烛的轻烟都传到五侯之家了。
师:是呀,城外漆黑一片,而这燃烛升起的轻烟足以说明了一切(板书:轻烟),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
生一:受皇上宠爱的大臣们。
生二:五侯.(师相机板书:五侯)
师:何为五侯?
生:根据注释解释
师:你们真了不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生:汇报后两句古诗意思。
师:好一幅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燃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如果你是那里的老百姓,你会有什么感受?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吧!(齐读后两句)
师:普天之下一律禁火,而他们却可以得到皇上的许可享受特权,你们服气吗?把你们的怨气和不服气融入到朗读里吧!
师:你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满意吗?不满意我们就大声地读出来吧!
四、回归整体,拓展迁移
1、孩子们,在寒食节里,韩翃用古诗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板书:对现实的不满),还有很多文人墨客也借寒食来抒发情感,请看大屏幕。
出示: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极度悲伤的感情。
寒食日(唐)元稹
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抒发了诗人在寒食节一家人出游的惬意心情。
2、大家一定已经发现,题目同是寒食,表达的感情却各不相同。不仅仅是寒食节,古人写传统节日的诗句也不少,
边出示课件边说:
重阳节,大诗人王维曾经这样写到——生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节,诗人杜牧曾经这样写到——生齐读《清明》
七夕节,诗人林杰曾这样写到——生齐读《乞巧》
寒食节,诗人韩翃曾经这样写到——
春城( )不( ),寒食( )御( )。
日暮汉宫( ),( )散入( )。
3、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寒食节,走进了韩翃的内心世界,更走进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诗文文化,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在多带着自己的感受背一背这首古诗,这节可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 寒食
无处 飞花 御柳 (春景)
传蜡烛 轻烟 五候 (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