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奇妙的爬行(教案)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奇妙的爬行(教案)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17 16:4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教 学 笔 记
课题 奇妙的爬行 内容 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课件了解爬行动物特点,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童趣作画。 2、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 创作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动物画面。 难点 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图片、动画
学生 彩笔、蜡笔、图画纸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组织教学 1 二、讲授新课 15 三、作业布置 四、课堂小结 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课件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特点。 1、引导观察 2、接龙游戏: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 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布置下节课的用具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1、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2、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 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2、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 每个人如何分工
3、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学生自评、互评。
思考:
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小组合作,讨论分工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奇妙的爬行
课后反思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动物的爬行,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各种动物的爬行,将孩子们带入昆虫的世界,让他们认识、观察各种各样美丽的昆虫,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去观察,并且发出了很大的赞叹,可以看出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不是很多,所以产生了惊讶,并且产生了讨论。所以在欣赏过程中,学生思维灵活,发言踊跃积极。紧接着让他们表演各种昆虫的姿态,然后欣赏范画,最后把自己的认识进行夸张想象之后画下来。 孩子们通过观察、表演、欣赏,很快进入状态,画得很好。有的画瓢虫在聊天、交流,有的画乌龟一家去旅行……而且昆虫的花纹和造型都有了一定的夸张。有一些孩子画得很快,完成之后问我可不可以玩橡皮泥、我同意了,然后继续指导还未完成作品的孩子。没想到过了一会,一个孩子拿着一只用橡皮泥捏制的七星瓢虫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做了只七星瓢虫!"看着这只用橡皮泥制作的红底黑点的七星瓢虫,我表扬了他。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孩子纷纷举起自己用各种方法制作的昆虫,我的心为之一怔!同样是表现昆虫,我们备课时想到的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指导学生绘画,而孩子却能想到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改变色彩、进行造型上的夸张!同一个题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和想象,用平面和立体等不同手段来表现,不仅画一画,还可以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绘画更多,孩子们可以自己动脑筋解决,也可以与小组里的伙伴一起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样,同样的一节课,孩子们就能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