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2.2 群落的主要类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2.2 群落的主要类型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17 16:3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群落的主要类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森林群落全年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远大于农田群落的主要原因是(  )
A.以木本植物为主 B.土壤肥沃
C.不施农药 D.植物的分层结构更复杂
2.20世纪,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煤矿建设。这虽然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一是造成了许多塌陷区,二是堆积了很多很大的矸石山。试想,足够时间过后这些塌陷区内和矸石山上将会分别出现(  )
A.绿油油的庄稼和不毛之地 B.水草丛丛和片片地衣
C.池塘群落和森林群落 D.鱼鸭满塘和果树满山
3.海洋水域的上层以绿藻生长为多,中层以褐藻生长为多,下层以红藻生长为多。这种分布主要决定因素是(  )
A.不同水层温度不同 B.不同水层含氧量不同
C.不同水层的pH不同 D.不同波长的光对水的穿透能力不同
4.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群落的空间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B.动物的分层现象往往与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关
C.池塘里深水区与浅水区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这是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D.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条件差异可以导致种群呈镶嵌分布
5.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
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水平分布 D.垂直分布
6.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我国于1979年引进。对我国某湿地公园潮间带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不同动物配置在不同泥层深度,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C.两种滩涂均在0~5 cm层物种最多,在20~25 cm层物种最少
D.互花米草的入侵没有改变群落的结构
7.某温带草原在夏季会有很多种动物在此活动,到了冬季则部分动物会迁到其他地方去,部分动物也会进入冬眠状态。上述现象属于群落的(  )
A.季节变化 B.垂直结构 C.水平结构 D.昼夜变化
8.不同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以下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中生活着90%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B.草原上能进化出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
C.荒漠动物一般在雨季进入冬眠,旱季进入夏眠
D.苔原植被种类稀少,只有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9.如图为美国大雾山不同垂直高度上七种昆虫的分布曲线,其中a、c、f、g是叶蝉,b、d是啮虫,e是芫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出群落具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B.不同种的昆虫只局限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存活,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有关
C.图示影响群落中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D.同一海拔分布的昆虫之间无竞争关系
10.在某北温带湖泊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湖泊的空间异质性只能影响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
B.该湖泊静水层水温比较稳定,是藻类等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C.该水生群落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D.某些水鸟作为冬候鸟会迁移到南方越冬,该湖泊的物种组成会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11.羊草是素色异爪蝗的主要食物,为研究放牧牛、羊对素色异爪蝗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某草原开展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放牧方式 无牧 羊单牧 牛单牧
素色异爪蝗多度/% 10 15 5
羊草盖度/% 45 55 25
注:1.多度与调查样地上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与羊草的生长状况呈正相关
A.草原上成群采食的牛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调查素色异爪蝗的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C.适度放牧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实验结果表明,牛单牧能抑制素色异爪蝗灾害的暴发
1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在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特有的动物栖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存在着垂直结构,主要是由光照引起的
B.动物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树冠层
D.该群落的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
二、非选择题
13.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所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于温度和水源的限制作用,草原上物种的丰富度一般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原上,斐豹蛱蝶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蝶类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影响。
(3)与草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垂直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_,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______________现象。
(2)在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________(填“阳光”或“温度”)有关。
(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________。
15.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
(1)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高斯所做的两种草履虫竞争关系的实验是有关生态位重叠的一个经典实验。高斯实验证明:在同一群落中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因为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______________,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__________所占有。
(2)在自然界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持久性重叠的事件是很罕见的。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之间,常常通过多种方式减少生态位的重叠,从而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如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_______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
(3)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森莺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D 
7.A  8.C  9.B  10.D  11.A  12.B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1)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复杂 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解析:(1)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2)草原上,斐豹蛱蝶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蝶类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影响。(3)与草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垂直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
14.答案:(1)垂直结构 分层分布 (2)阳光
(3)食物和栖息场所 竞争
15.答案:(1)不存在 种间竞争 优势种群 (2)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取食不同 栖息场所不同 (3)种间竞争
解析:(1)高斯所做的两种草履虫竞争关系的实验中,当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一种草履虫数量降低至0,高斯实验证明:在同一群落中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竞争,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物种所占有。(2)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取食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通过栖息场所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3)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森莺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