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1.2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1.2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8 09:5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4 ∶1.6 = 60 ∶40
外项
内项
比例各部分名称




(1)0.4∶ 和 1.2∶2  (2) 和
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下面各组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5
0.4∶ =0.6
1.2∶2 =0.6
0.6=0.6
=6
5≠6
(4) 1.2×5 =6
× =
不能组成比例。
3
4
3
4
4
5
(3) × =
× =
能组成比例。
1
3
1
4
1
12
1
6
1
2
1
12
(2) 0.2×50=10
2.5×4=10
能组成比例。
探究新知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2)0.2:2.5和4:50
(3) : 和 :
3
1
6
1
2
1
4
1
(4)1.2: 和 :5
4
3
5
4
(1) 6 ×5=30
3 ×8=24
不能组成比例。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2.4:1.6=60:40
2.4×40=96
1.6×60=96
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2.4:1.6=60:40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2.4和40依然是外项。
1.6和60依然是内项。
1.6
2.4

40
60
60
1.6
40
2.4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
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0∶20 和 0.5∶0.9
12∶4 和 24∶8
因为:外项积:10 ×0.9 = 9
内项积:20 × 0.5 = 10
所以: 10∶20 和 0.5∶0.9
不能组成比例.
因为:外项积:12 × 8= 96
内项积:4 × 24 = 96
所以:12∶4 = 24∶8
9
10

96 = 96
试一试
自学
阅读教材第41页,认识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2.4 : 1.6 = 60 : 40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内项
外项
知识运用
内项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
24: = :2
6
8
新课讲解
区别
联系

比例
意义
项数
形式
基本性质
2项
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是一个除法算式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是比例
4项
表示两个比相等
比是一个等式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思考:比与比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6:3 和 8:5 (2)0.2:2.5 和 4:50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5≠3×8,
所以6∶3和8∶5不能组成比例。
0.2×50=2.5×4,
所以可以组成比例,
0.2∶2.5=4∶50。
7:35和2:10
4:7和7:4
6:1.5和1:4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能组成比例的是(  )。
课堂练习
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 )填上合适的数。
( ):2=6:( )
5:( )=( ):9
( ):5=5:( )
3
4
15
3
1
25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4,6,7题。
乘5
加上12
加上50
3:10的前项加上12,后项应该(  ),才能使比值不变。
课堂小结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4:1.6=60:40
内项
外项
a:b=c:d(b、d≠0)
ad=bc
组成比的四项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