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审核:
8.5化学肥料
【课前复习】
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B.小苏打是制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胃酸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3.如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
A.Na2SO4 B.NaCl C.NaHCO3 D.NaOH
4.下列溶液混合后,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
A.HCl和NaOH B.Na2CO3和H2SO4
C.KNO3和NaCl D.NaOH和FeCl3
5.下列物质分别能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反应并能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OH-、Na+ B.Ca2+、OH-、CO32-
C.Na+、K+、Cl- D.H+、NO3-、CO32-
7.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Ba(OH)2溶液、MgSO4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可能是( )
A.Ba(OH)2、MgSO4、Na2CO3、HCl
B.Na2CO3、Ba(OH)2、MgSO4、HCl
C.HCl、MgSO4、Ba(OH)2、Na2CO3
D.Ba(OH)2、Na2CO3、HCl、MgSO4
8.在下列物质中: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
(1)“侯德榜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____________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_______。
(5)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的是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化肥的种类及各类化肥的成分和作用;
2.了解铵态氮肥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3.了解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合理施用化肥。
【新授课】
常用化肥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如C、H、O等,它们来自空气、土壤和水分,来源充足;但还有一些元素却需要通过施肥补给,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尤其是 。
1.肥料
(1)天然有机肥:由人畜粪便和植物茎、叶等沤制而成,俗称农家肥。
(2)化学肥料:用化学方法制得的肥料,简称化肥。
常用的有氮肥、磷肥、钾肥,此外还有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的复合化肥。
特别提醒
施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但并不是说农作物只需要氯、磷、钾三种元素,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只是土壤中这几种元素较缺乏。
二、分类
氮肥 NH4HCO3、NH4NO3—“铵态氮肥” 无机氮肥。含氮量较低,易分解
CO(NH2)2—尿素,“有机氮肥”
磷肥 重过磷酸钙Ca(H2PO4)2、过磷酸钙Ca(H2PO4)2与CaSO4混合物
钾肥 KCl,K2SO4、K2CO3(草木灰)
复合肥 KNO3、K3PO4、(NH4)2HPO4
4.复合肥料:
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硝酸钾KNO3等。
三、铵态氮肥的鉴别 都含有NH4+
方法一:待测物与 混合,研磨,闻气味。有 气味,证明是铵态氮肥。以NH4Cl为例,反应方程式: 。
方法二: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在试管口放 试纸,若试纸变 ,证明是铵态氮肥。 以NH4Cl为例,反应方程式: 。
思考:K2CO3水溶液显碱性,发现农作物倒伏,叶片稀疏,可否同时使用K2CO3和NH4HCO3?
铵态氮肥 与碱性物质一同施用,因为
特别提醒
1.石蕊试纸在使用时应先 ,否则可能观察不到试纸颜色的变化。
2.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 ;碱性气体(如氨气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
3.铵态氨肥能与碱反应产生 ,因此铵态氮肥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不仅 ,还会 。
拓展延伸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的水溶液显 性;因此草木灰不能淋雨,且不能与铵态氨肥混合施用,以免降低肥效。
1.NH4HCO3受潮时常温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为 ,因此要注意 保存,施用后要盖上土或立即灌溉。
2.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吸收,故豆类植物不需要或只需要施用少量氮肥就可以满足生长所需。
练习:鉴别下列化肥。
四、化肥不合理施用的危害
1. 污染 (NH3等不良气体排放)
2. 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N、P)
3. 破坏 (使土壤酸化,板结)
【自我检测】
小红家里种的生菜叶子发黄、长势不好,她应该给生菜施放的化肥是( )
A. KCl B. K2SO4 C. CO(NH2)2 D. Ca(H2PO4)2
科学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尿素CO(NH2)2 B. 硝酸铵NH4NO3
C. 硫酸钾K2SO4 D. 硝酸钾KNO3
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KNO3是一种复合肥
B. 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 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 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
D. 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两种固体 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SO4 先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 将溶有二氧化碳的石蕊试液加热煮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 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
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
A.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一定生成氨气
C.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
D.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B.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D. 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请将①金刚石②石墨③镁粉④碳酸氢铵四种物质的序号按其用途填入下列各题的横线上:
(1)可作化肥的是 ______;
(2)制作切割玻璃的玻璃刀的是 ______;
(3)照明弹中含有的是 ______;
(4)制作铅笔笔芯的是 ______。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环境,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以减少空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硝酸钾在化肥中属于______(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
(3)造纸厂、印染厂有时会排放一些氢氧化钠等碱性废液,工业上通常使用______(写化学式)进行中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水孕育生命。
(1)日常生活中,我们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 ;
(2)水能用于扑灭木材等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
(3)硫酸钾、磷酸钙、硝酸铵三种化肥,能用水直接区分出来的是 ______ ;
(4)加有洗涤剂的水很容易洗净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污具有 ______ 。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______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______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 。
8.5化学肥料答案
【课前复习】
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B.小苏打是制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胃酸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3.如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
A.Na2SO4 B.NaCl C.NaHCO3 D.NaOH
4.下列溶液混合后,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
A.HCl和NaOH B.Na2CO3和H2SO4
C.KNO3和NaCl D.NaOH和FeCl3
5.下列物质分别能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反应并能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OH-、Na+ B.Ca2+、OH-、CO32-
C.Na+、K+、Cl- D.H+、NO3-、CO32-
7.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Ba(OH)2溶液、MgSO4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可能是( )
A.Ba(OH)2、MgSO4、Na2CO3、HCl
B.Na2CO3、Ba(OH)2、MgSO4、HCl
C.HCl、MgSO4、Ba(OH)2、Na2CO3
D.Ba(OH)2、Na2CO3、HCl、MgSO4
8.在下列物质中: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
(1)“侯德榜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____________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_______。
(5)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基础达标】
1.【解析】选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所以B不正确。
2.【解析】选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其属于盐类。
3.【解析】选C。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四种固体都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但只有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
4.【解析】选C。HCl和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2CO3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KNO3和NaCl不反应;NaOH和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拓展延伸】复分解反应的判断
(1)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反应物:有酸酸必溶,无酸碱盐溶。
(2)由于初中常见的酸是可溶性的,因此: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碱+酸→盐+水,
RHCO3/RCO3+酸→另一种盐+CO2↑+H2O,
这三种复分解反应一定能发生。
5.【解析】选D。氯化钾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都不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硝酸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稀盐酸、氯化铜不反应,没有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
6.【解析】选C。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A中H+与OH-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B中Ca2+与CO32-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共存;C中各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共存;D中H+与CO32-结合生成水与二氧化碳,不能共存。
7.【解析】选B。根据乙与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可知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应该是MgSO4与Ba(OH)2的反应,故A、D错误,又根据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而盐酸与MgSO4不反应,故可排除C选项,故B正确。
8.【解析】“侯德榜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食盐有咸味,可食用,常用作调味剂;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碳酸氢钠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盐可以根据所含的金属元素分类也可以根据所含的酸根分类,碳酸钙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
答案:(1)b (2)a (3)d (4)c (5)d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化肥的种类及各类化肥的成分和作用;
2.了解铵态氮肥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3.了解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合理施用化肥。
常用化肥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如C、H、O等,它们来自空气、土壤和水分,来源充足;但
还有一些元素却需要通过施肥补给,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尤其是N、K、P。
1.肥料
(1)天然有机肥:由人畜粪便和植物茎、叶等沤制而成,俗称农家肥。
(2)化学肥料:用化学方法制得的肥料,简称化肥。常用的有氮肥、磷肥、钾肥,此外还有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的复合化肥。
特别提醒
施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但并不是说农作物只需要氯、磷、钾三种元素,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只是土壤中这几种元素较缺乏。
二、分类
氮肥 NH4HCO3、NH4NO3—“铵态氮肥” 无机氮肥。含氮量较低,易分解 氮肥壮叶
CO(NH2)2—尿素,“有机氮肥”
磷肥 重过磷酸钙Ca(H2PO4)2、过磷酸钙Ca(H2PO4)2与CaSO4混合物 磷肥壮果
钾肥 KCl,K2SO4、K2CO3(草木灰) 钾肥壮茎
复合肥 KNO3、K3PO4、(NH4)2HPO4 多效
4.复合肥料:
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
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硝酸钾KNO3等。
三、铵态氮肥的鉴别 都含有NH4+
方法一:待测物与 混合,研磨,闻气味。有 气味,证明是铵态氮肥。以NH4Cl为例,反应方程式: 。
方法二: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在试管口放 试纸,若试纸变 ,证明是铵态氮肥。 以NH4Cl为例,反应方程式: 。
思考:K2CO3水溶液显碱性,发现农作物倒伏,叶片稀疏,可否同时使用K2CO3和NH4HCO3?
铵态氮肥 与碱性物质一同施用,因为
特别提醒
1.石蕊试纸在使用时应先润湿,否则可能观察不到试纸颜色的变化。
2.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气体(如氨气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铵态氨肥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因此铵态氮肥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不仅会降低肥效,还会造成空气污染。
拓展延伸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因此草木灰不能淋雨,且不能与铵态氨肥混合施用,以免降低肥效。
1.NH4HCO3受潮时常温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为NH4HCO3-=NH3个+H2O+CO2个,因此要注意密封保存,施用后要盖上土或立即灌溉。
2.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吸收,故豆类植物不需要或只需要施用少量氮肥就可以满足生长所需。
练习:鉴别下列化肥。
四、化肥不合理施用的危害
1. 污染 (NH3等不良气体排放)
2. 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N、P)
3. 破坏 (使土壤酸化,板结)
答案:
三、方法一:Ca(OH)2(或熟石灰) 刺激性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方法二:NaOH溶液 湿润的红色石蕊 蓝 NH4Cl+NaOH=NaCl+H2O+NH3↑
思考:不能 两者反应,生成NH3,降低肥效
练习:
四、1.空气 2.水体 3.土壤
【自我检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小红家里种的生菜叶子发黄、长势不好,她应该给生菜施放的化肥是( )
A. KCl B. K2SO4 C. CO(NH2)2 D. Ca(H2PO4)2
科学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尿素CO(NH2)2 B. 硝酸铵NH4NO3
C. 硫酸钾K2SO4 D. 硝酸钾KNO3
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KNO3是一种复合肥
B. 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 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 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
D. 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两种固体 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SO4 先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 将溶有二氧化碳的石蕊试液加热煮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 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
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
A.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一定生成氨气
C.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
D.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B.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D. 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请将①金刚石②石墨③镁粉④碳酸氢铵四种物质的序号按其用途填入下列各题的横线上:
(1)可作化肥的是 ______;
(2)制作切割玻璃的玻璃刀的是 ______;
(3)照明弹中含有的是 ______;
(4)制作铅笔笔芯的是 ______。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环境,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以减少空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硝酸钾在化肥中属于______(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
(3)造纸厂、印染厂有时会排放一些氢氧化钠等碱性废液,工业上通常使用______(写化学式)进行中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水孕育生命。
(1)日常生活中,我们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 ;
(2)水能用于扑灭木材等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
(3)硫酸钾、磷酸钙、硝酸铵三种化肥,能用水直接区分出来的是 ______ ;
(4)加有洗涤剂的水很容易洗净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污具有 ______ 。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______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______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 。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④ ① ③ ②
10.【答案】C2H5OH+3O22CO2+3H2O 复合肥 H2SO4
11.【答案】加入肥皂水后,振荡,观察现象 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磷酸钙和硝酸铵 乳化作用
12.【答案】尿素 碳酸氢铵 氯化铵 无 能 NH4HCO3+HCl=NH4Cl+H2O+CO2↑
( )
( )
( )
( )
( )
K2CO3、(NH4)2SO4、NH4Cl、NH4NO3
( )
( )
( )
( )
( )
( )
( )
( )
( )
K2CO3、(NH4)2SO4、NH4Cl、NH4NO3
( )
( )
( )
( )
( 加碱研磨 )
(加Ba(NO3)2溶液 )
( 无刺激性气味 )
( 有白色沉淀 )
( 无沉淀)
K2CO3、(NH4)2SO4、NH4Cl、NH4NO3
( 有刺激性气味 )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
( 无沉淀 )
(NH4)2SO4、NH4Cl、NH4NO3
K2CO3
(NH4)2SO4
NH4Cl、NH4NO3
NH4Cl
NH4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