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作者故事
梁启超最了不起的是他的子女们。他家称得上“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本人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堪称人中龙凤;所生育的9个子女,也是人才辈出,走出了3个院士,全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人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的9个子女中,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是军人,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医学家,幼女梁思宁是军人,幼子梁思礼是导弹控制和火箭系统控制专家。这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建树。
梁启超还给子女们都起了小名,梁思顺是“大宝贝”,梁思庄是“小宝贝”,梁思懿是“司马懿”,梁思礼是“老baby”,被梁启超译成“老白鼻”。在这种充满爱意的氛围里,梁启超和子女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1927年2月6日,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说:“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有一次,梁启超的二女儿梁思庄考试砸了,在班上排名第16名,非常伤心。梁启超得知后,赶紧写信安慰她:“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能在37人中考到第十六名,真不简单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不久,梁启超再次致信梁思庄说:“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着急,我对于你们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
爱始于责任,肩负责任是“苦”还是“乐”呢?
读读写写
揽 失意 达观 契qì约 监督
排解 循环 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
悲天悯mǐn 人
学习任务一 略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
1.课文是一篇论述类的文章,略读时应侧重把握作者的观点、思路。计时略读,边读边用红笔圈画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1)读一读你画的观点句子。
(2)梁启超在本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述。
学习任务二 借助图表,梳理文章论述思路
小文借助图表的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你和她一起完成。
文章开头用了一连串( )句,引出自己的观点:( )。
作者阐述了( )。
接着从( )和( )逐层论述责任产生的痛苦状态,,最后总结说:( )。
针对人们的疑问,明确指出( )的观点,并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论述。
责任带来的苦痛,反过来讲,最快乐的则是:
一、( );二、( )。圣贤豪杰、仁人志士亦是如此。
开头
第1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2节
第6段
论述思路
学习任务四 拓展学习,深入体会苦乐观
1.学完课文后,班级将就“学习中是苦多还是乐多”的话题,举行了一次辩论会。正方观点是“学中之乐多于苦”,反方观点是“学中之苦多于乐”。有意思的是,双方都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作为支撑其观点的理由。请分别从正、反两方的立场阐述这句话,使之更好地在辩论中发挥作用。
正方观点:学中之乐多于苦
理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反方观点:学中之苦多于乐
理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示例1:
正方理由:因为学习能带给人无穷的乐趣,钻研其中,废寝忘食,即使衣带渐宽、人憔悴也终不悔。课件学中之乐多于苦,不然是很难坚持的。
示例2
反方理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描写的正是一个苦读者的形象,形容憔悴,面黄肌瘦。如果学中之乐多于苦,又何至于此?因此证明学中之苦多于乐。
2.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苦”是什么?“乐”是什么?由苦转乐有哪些条件或必经之路?
示例:
1.王国维所说的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苦”是追寻理想高度的孤独和追寻实现过程的漫长;“乐”是理想境界到达时的惊喜。
2.要达到“第三境界”就必须要经历苦觅目标、苦苦追寻的过程。或要具备高远的见识、坚定的目标、持续的付出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