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5-17 19: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歌曲中的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 课型或模块 欣赏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歌曲,能理解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听辨几首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2、尝试描述前奏、间奏、尾奏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区分出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几首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尝试描述前奏、间奏、尾奏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在一至五年级学习了“听辨感知乐句”以及“主歌和副歌”等结构要素的基础上,第一次让学生接触“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这一新的结构要素。
学情分析 本课选用本册第三课《黄河大合唱》的部分音乐素材来进行学习,用熟悉的作品加深学生对“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的认识。
教学策略 本课选用本册第三课《黄河大合唱》的部分音乐素材来进行学习,用欣赏熟悉的作品加深学生对“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的认识。通过欣赏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情绪对比强烈的歌曲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划出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明白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对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音高、速度等所起到预示和辅助作用,懂得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也是歌曲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复习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 1、演唱。 多媒体 复习
展开阶段 1、提问:提示我们开始演唱之前的音乐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出示课题。欣赏《黄河颂》节选的前奏。播放歌曲《河边对口曲》和《怒吼吧黄河》。4、提出问题5、播放歌曲《黄河颂》的间奏部分,介绍间奏的定义。6、播放歌曲《黄河船夫曲》的间奏部分。7、播放歌曲《保卫黄河》。8、播放《黄水谣》9、播放伴奏。10、访谈: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都分别对歌曲的哪些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回答欣赏3、感受歌曲。4、说出歌曲的前奏在歌曲中的位置和作用。5、欣赏歌曲。`6、谈谈间奏在歌曲中的作用(承上启下,转折)7、谈谈这段间奏在歌曲中的作用。8、探讨尾奏在歌曲中的作用。9、有表情的演唱。10、小结 多媒体音频播放器 提问欣赏提问欣赏讨论 感性理解前奏通过多首歌曲的欣赏从感性到理性去理解前奏对歌曲的作用。加深对间奏的理解。加深对尾奏的理解。通过小结加强对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概念上的理解。
拓展阶段 1、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 介绍歌曲创作背景。二次聆听歌曲。3、播放全曲。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 1、欣赏歌曲。讨论歌曲的情绪。 讨论歌曲分几段。3、听到相应的内容举手。 欣赏讨论 通过所学的欣赏分辨出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将理论用于实践中。
结束阶段 小结2、下课 1、谈谈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的作用。 (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
课后反思 六年级学生在这节课中掌握了前奏、间奏、尾奏在歌曲中位置,但对于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特别是前奏在歌曲中起到预告音乐形象和意境的作用,少部分同学还需要多次欣赏歌曲,反复感受,我们可以在课时分配上有所侧重。间奏的作用学生比较容易混淆,重点在于分析间奏链接的前后两段旋律音乐要素是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难点把握的关键在于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掌握,例如:速度、节奏、情绪、力度甚至演唱形式等等,学生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赏析出来。在本节课中,学生基本掌握这个难点。课堂后半部分的拓展,让学生听辨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基本能掌握要点并听辨出来,也能说出各个部分的作用。整节课不足的地方是学生的回答问题积极性不够,我们需要反思用什么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