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数学 1.1 观察物体(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 1.1 观察物体(三)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8 14: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版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 小学数学 课题 观察物体
学时 1学时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通过动手操作,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认识到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可以摆出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2、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过程与 方法 1、经历看、猜、搭、想、赏的过程,实现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化,积累相关活动经验。 2、体会到只有根据从三面看到的平面图,才能确定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建立空间想象力。 2、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变中不变”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实现从平面图到立体图形的转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只有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才能确定几何体形状。 措施: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在课堂中将学生拼出的立体图形用3D工具展示,运用3D建模软件让学生操作,观察三维立体图形。学生在观察中直观感受立体图形的具体形状。3D图形突破了平面限制,可以满足学生从不同面观察,发现平面图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想象力。在课堂探究中,始终以学生的探知需求为主,学生在不断观察和实践中累计活动经验,获得新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整合点 依托smart技术应用的平台,将数学课堂变身为一座“魔法城堡”,让学生在“拼图室,猜图室,练图室,变图室”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并在“储藏室”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借助smart软件各项功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学习情境中参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3、 运用信息技术,对教科书的内容深度解析,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学习活动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学习者分析 观察物体(三)是“几何与图形”部分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前面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空间几何的基础,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本节课要求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感受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图形的转化,并能根据从三个面看到的平面图还原立体图形,对学生的空间感有较高的要求。
课题:观察物体(三)
一、激趣导入
媒体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演示: 魔法城堡 课件演示: 走进城堡,有三位小伙伴来迎接大家了! 你能认出它们来吗?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学魔法的地方,你们想去吗? (课件展示:魔法城堡) 问题:想要入城要做到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谈话:好,让咱们进入城堡! 谈话:瞧!这里有三位小伙伴,你们认识吗? (课件切换页面)。 谈话: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呢? (用3D工具展示动画人物) 谈话:这三个小伙伴太熟悉了,你们怎样没认出来呢? 小结:看来咱们今天得好好练练眼力去观察物体哦! (板书课题) 观看魔法城堡,进入情境。 观察课件,猜测三位小伙伴分别是什么。 魔法城堡情境的创设为课堂各种3D工具的运用提供平台,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自主探究
媒体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层 积累观察、操作、描述的数学活动经验
微课展示: 谈话:进入拼图室必须要掌握基本技能,咱们来学学(微课展示) 小勇士们,我们先来学习怎么看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跟着小眼睛学着看。 怎么把你看到的形状告诉你的小伙伴呢? 咱们进入拼图室试试吧! 观看微课。 通过演示让学生积累观察活动的经验,体会“面在体上”,接着,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看到的面的形状,再次积累相关经验;
第二层 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可以摆出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媒体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演示: 展示魔法城堡四个不同的室: 拼图室: 谈话:咱们先去拼图室吧! 问题:认真审题,说说有什么活动要求? 谈话: 你会拼吗?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拼! 观看课件。 学生阅读活动规则。动手拼摆,观察。 展示四个室,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任务和活动环节。 学生已知正面的平面图,在拼摆中感受拼法的多样性,体会从一个面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问题:拼好了吗?前后左右看看,大家拼得一样吗? 小结:刚才老师给了正面,你们拼出了这么多种,真厉害!我把你们的不同拼法都收藏了,找一找,你拼的是几号? 问题:看来只给正面,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吗? (板贴:正面) 学生观察,验证。 台上学生运用smart软件拖动拼摆。 学生观察,找自己拼的图形。 学生在找自己拼得图形时发现仅看正面不能确定,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观察其他面。
第三层 初步探究需要看几个面,能确定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媒体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同学们刚才都拼了,我也想拼一拼,看我是怎么拼的。 问题:这两个几何体一样吗?怎么观察的? 谈话:变!变!变!现在还一样吗? 问题:现在,你觉得给你几个面就能确定问题的形状呢?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两个面不能确定物体形状了,必须要有第三面,很自然的得到观察物体的方法。
第四层 体会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 就可以确定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媒体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演示: 猜图室 谈话:魔法城堡是一个特别严谨的地方,猜的结论要去验证它。 (课件进入猜图室) 问题: 这儿有一个神奇的魔术帽,你能还原魔术帽中的立体图形吗?试试看! 根据学生要求出示猜图的信息,让学生得到信息后拼一拼。 问题:看来,从正面,左面,上面就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板书:上面、左面 能确定物体形状) 学生阅读活动规则。 思考需要什么信息,提出信息。 学生思考,拼摆。 根据得到的信息拼出正确的图形。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贯彻数学辩证思想,学生在验证中自主巩固新知。
三、巩固运用
媒体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练图室: 同学们这是魔法城堡中观察物体的重要法则,你们掌握了,你们会用吗? 咱们试试去! (带领学生进入练图室) 快速转动骰子,骰子上出现的立体图形符合平面图的要求吗? 同学们眼力真棒,我还要考考大家! 你们能找到拼出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吗?计时1分钟,全班合作答题。 学生观察课件,参与活动,集体回答。 小组合作完成,并请学生代表上台完成。 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寓教于乐,积极主动地完成练习,并在练习中深刻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
课件演示: 变图室 同学们,魔法城堡里还有一间专为有天分的孩子准备的房间,你们敢闯吗? (课件进入变图室) 思考:怎样加一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 和同桌说一说。 让学生回答,说位置。引导学生有规律的说一说。 为什么左边,右边不能加? 你们能不能做到从两个面看都不变?加在哪儿? 仔细观察:增加一个正方体后的图形和原图比较,哪些面改变了,哪些面没有变? 正面,左面都没有变,是不是说明形状是一样的? 学生阅读活动规则,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观看验证,并上台指出相应位置。思考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在学生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后,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一定的空间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从“两个面没变不能说明图形形状没变”到“三个面能确定物体形状变没变”,学生在活动中对本节课的新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媒体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演示: 储藏室 同学们这么厉害,我有个任务要交给大家! (出示储藏室) 学生小组合作,拼摆。 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中,真正感到学以致用,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五、总结提升
同学们,魔法城堡之旅就要结束了,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学生畅谈收获。 学生回顾课堂学习内容,自主巩固。
板书设计:
正面 上面 左面
能 确定物体形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