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单元测试试题(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单元测试试题(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7 21:0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8分)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B.倒车雷达和飞机雷达都是利用超声波传达信息
C.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里传播的速度快
D.蝙蝠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捕捉昆虫,大象利用次声波与同伴之间交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南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也就是指向了地磁的北极
B.“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的过程,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D.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
3、 “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2020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分别下潜到10058米和10909米海底,成功两探万米海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无线电波在深水中减弱非常明显,给其定位和导航带来很大挑战。“奋斗者”号设计主要应用了“大海深处的GPS水声定位”和“惯性导航装置”等。其中“水声定位”主要采用的是以下哪项技术(  )。
A.北斗导航 B.超声波 C.激光定位 D.无线电通讯
4、如图所示,这款“自拍神器”可三脚架支撑可伸缩可折叠,还可手持蓝牙遥控器拍照,为人们外出旅游拍照带来极大便利。下列关于利用自拍杆拍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用蓝牙遥控器遥控拍照,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C.某同学照了半身像后,想拍全身像,他应该远离自拍杆
D.某同学照了全身像后,想拍半身像,他应该远离自拍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D.铜丝、铅笔芯、玻璃都是导体
6、在无线电通信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波速等于波长乘频率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一定等于3×108 m/s
C.电磁波的波长跟它的频率成正比
D.无线电广播用的电磁波是长波和微波
7、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太空中的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重大技术升级。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利用(  )
A.电磁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光导纤维
8、关于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铝、陶瓷都是很好的导体 B.光导纤维传导的是光信号
C.超导材料适合用来进行远距离输电 D.发光二极管一种半导体材料
9、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超声波来控制返回器的
10、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为
C.WiFi上网是当今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传递信息用到的是超声波
D.微波可以传递信息,具有能量
11、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  )
A.超声波 B.电磁波 C.次声波 D.光导纤维
12、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B.温度、光照、杂质等外界因素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影响
C.铁钉、钢针、铝板都能被磁体吸引
D.光导纤维是用金属铜制成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冬天冻肉解冻有以下几种办法:用铝盆解冻、使用微波炉解冻、盐水解冻。
(1)铝盆解冻:先把冻肉放在一个铝盆的中,接着再把另一个铝盆轻轻地倒扣在冻肉上。大约压5分钟左右,即可解冻。这是利用了铝制品极强的___________(选填“导热性”或“隔热性”),冻肉通过铝盆迅速和周围空气进行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增加内能,冻肉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化开了。
(2)微波炉解冻:微波炉有专门的解冻功能,能发出频率极高的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能够快速解冻。电能通过微波炉转换成微波能的效率大约为60%,也就是说微波功率为750W的微波炉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W,该微波炉累计工作0.5h,可使标有“3000imp/(kW·h)”的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___________次。
(3)盐水解冻:冻肉放入盐水可以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熔点使冻肉中冰熔化。在夏天如果用羽绒服将冻肉包裹严实,那么比起没有包裹住的冻肉解冻更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这在中国航天发展史在世界航天史上都是一个壮举。三位航天员在授课过程中与地面间的联系是通过______实现的。发射时用发射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发动机用的是偏二甲肼作为燃料,其热值是,若完全燃烧2吨偏二甲肼,共放出______J热量。
3、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笛管里的______振动产生的。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只能以______为载体来传递信息。
4、我国自主研发的月球车降落在月球上,月球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车轮表面凹凸不平为了增大___________;地面控制中心是通过发射___________(超声波/电磁波)来遥控月球车。
5、微波炉是用_______波来加热食品的。某品牌微波炉额定功率为1000W,正常工作6min,消耗电能_______kW·h。
三、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某电磁波的波长(真空中)为,射入某种物质时波速为,求:射入该物质时的波长.(电磁波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频率不会改变)
2、雷达利用天线把电磁波向欲探测的目标发射出去,然后再利用天线接收到反射线,根据反射波的方向和延迟时间判断目标的方位和距离.某地面雷达站向某卫星发射出波长为的电磁波,经过的时间,接收到了反射波,求该卫星距地面多远?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详解】
A.超声波和次声波是指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与可闻声一并称为声音,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工作的,飞机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故B错误;
C.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
D.蝙蝠回声定位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大象利用脚掌踏地与同伴联系利用了次声波,故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司南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了地理南极,也就是地磁北极,故A正确;
B.“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的过程,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奥斯特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故C错误。
D.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3、B
【解析】
【详解】
无线电波在深水中减弱非常明显,给其定位和导航带来很大挑战。所以水声定位一般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手机的镜头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在成实像的条件下,“物远像近像变小”,即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像距变小),从而可以增大取景范围,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蓝牙遥控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某同学照了半身像后,想拍全身像,即所成的像要变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应增大物距,他应该远离自拍杆,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某同学照了全身像后,想拍半身像,即所成的像要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他应减小物距,即他应该靠近自拍杆,故D错误, 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故C正确;
D.铜丝、铅笔芯容易导电,是导体,而玻璃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C。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由波速、波长与频率间的关系c=λf,可知,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时,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不成正比,故A正确;C错误;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是3×108m/s,在空气中和真空中近似,故B错误;
D.无线电广播用的电磁波是长波和中波,故D错误。
故选A。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太空中的天和核心舱之间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信息传递的,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A.陶瓷为绝缘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光导纤维传导的是激光信号,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火箭升空过程中,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内能转化机械能,故B错误;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故C正确;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返回器的,超声波并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A.固定电话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
B.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速度为,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故B错误;
C.WiFi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是电磁波的利用,故C错误;
D.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它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用于导航系统,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用于导航系统,故B符合题意;
C.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用于导航系统,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导纤维需要依靠光缆,而卫星导航系统没有安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航空器需要质量小,强度高,根据,在体积一定时,要减小其质量,就要减小材料的密度,即应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故A错误;
B.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迅速减小;反之,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增大,利用这种半导体可以做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有些半导体,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如光敏电阻;没有光照时,光敏电阻就像绝缘体不易导电,有光照时,光敏电阻就像导体空易导电;我们常见的LED灯就是在半导体材料中掺入极其微量的杂质使它的导电性能增加,温度、光照、杂质等外界因素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B正确;
C.磁铁能吸引铁、钴、镍,不能吸引铝,也不能吸引没有被磁化的钢针,故C错误;
D.光导纤维是用玻璃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 导热性 热传递 电磁波 1250 1875 降低 慢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把冻肉放在一个铝盆的中,接着再把另一个铝盆轻轻地倒扣在冻肉上,大约压5分钟左右,即可解冻,解决速度较快,说明铝制品极强的导热性。
[2]铝盆和周围空气进行热传递可以增大内能,温度升高,冻肉可以在较短时间化开。
(2)[3]微波炉发出频率极高的电磁波,作用于食物内的水分子,使水分子之间产生高热,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
[4]转换效率
微波功率为750W的微波炉实际消耗的电功率
=1250W=1.25kW
[5]该微波炉累计工作0.5h,消耗的电能
W=Pt=1.25kW×0.5h=0.625kW·h
可使标有“3000imp/(kW·h)”的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
n=0.625kW·h×3000imp/(kW·h)=1875imp
(3)[6]冻肉放入盐水可以降低冻肉中冰的熔点,使冻肉中冰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尽快熔化。
[7]在夏天,如果用羽绒服将冻肉包裹严实,由于羽绒服保温性能好,比起没有包裹住的冻肉解冻更慢。
2、 电磁波
【解析】
【详解】
[1]空间站与地面之间是真空,且距离十分遥远,而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速度快,故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
[2]根据题意,由热量的计算公式可得完全燃烧2吨偏二甲肼放出热量为
3、 空气 电磁波
【解析】
【分析】
【详解】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是真空,没有空气,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话以电磁波为载体来进行交谈。
4、 压强 摩擦 电磁波
【解析】
【详解】
[1]月球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大,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月球车对地面的压强。
[2]车轮表面凹凸不平,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3]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超声波,地面控制中心利用电磁波来遥控月球车。
5、 电磁 0.1
【解析】
【分析】
【详解】
[1]微波炉是利用其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变成微波,以每秒2450MHZ的振荡频率穿透食物,当微波被食物吸收时,食物内之极性分子即被吸引,并以每秒钟24.5亿次的速度快速振荡,使得分子间互相碰撞而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从而快速加热食物的,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2]某品牌微波炉额定功率为1000W,正常工作6min,消耗电能
三、计算题
1、.
【解析】
【详解】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λ=960m,由公式c=λf可知电磁波的频率f==3.125×105Hz.∵电磁波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频率不会改变.
∴f′=f=3.125×105Hz.电磁波射入某种物质时波速c′=2×108m/s,射入该物质时的波长:λ′==640m.
答:电磁波射入该物质时的波长为640m.
【点睛】
(1)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速度保持不变;(2)对电磁波的波长、波速、频率关系的理解,即:c=λf(c是电磁波的波速,λ是电磁波波长,f是电磁波的频率).
2、.
【解析】
【详解】
由v=得,s=vt=3×108m/s×2s=6×108m 电磁波传播距离是单向距离的2倍,故卫星离地为:=3×108m.
答:该卫星距地面3×108m.
【点睛】
由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由速度公式可求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