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印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4-09 17:44:37

文档简介

印度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 C、印度 D、尼泊尔
2、印度目前人口已超过 亿。
A、11亿 B、10.5 C、10 D、9
3、下列南亚国家属于岛国的是
A、尼泊尔 B、孟加拉国 C、斯里兰卡 D、巴基斯坦
4、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C、世界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D、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5、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亚洲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是
A、印度 B、巴比伦 C、埃及 D、中国
6、被印度人民誉为“圣河”的是
A、印度河 B、恒河
C、湄公河 D、布拉马普特拉河
7、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8、印度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旱涝 C、火山 D、海啸
9、有关印度人饮食习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印度人喜欢吃带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
B、印度北方人喜欢吃“恰巴提”
C、印度北方人以稻米、玉米和豆类为主食
D、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爱吃炒饭
10、对印度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是( )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11、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6月为旱季, 7-12月为雨季
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C、目前印度已出口一些粮食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12、印度的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113、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D、地形的影响
14、印度著名的古建筑是(   )
A、泰姬陵  B、吴哥窟
C、大金塔  D、卢浮宫
15、印度的雨季大多在(  )
A、1-6月   B、6-12月   C、6-9月   D、10-次年5月
二、读图题
16、读“印度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山脉 B 平原 C 高原
(2)填写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海、湾或洋:
① 海, ② 湾, ③ 洋。
(3)④城市的气候类型为 ,其特点是 ,该地的雨季为 月至 月,旱季为 月至 月。
答案
1、C 2、A 3、C 4、B 5、C 6、B 7、A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A 15、C
16、(1)喜马拉雅山 恒河 德干
(2)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印度洋
(3)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6 9 10 5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导学案
教学重点:
印度的人口情况,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难点:
分析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西游记》动画图片,让学生解说介绍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
二、欣赏图片,感受印度文明。
展示宗教文化图片和生活图片,了解印度宗教文化知识。介绍典型图片。
承接:展示人头攒动的图片,过渡到人口。
三、小组合作,分析印度人口问题。
1、读印度人口增长趋势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1)目前印度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__人。
(2)印度每间隔10年增加人口数有什么变化特点?
(3)印度总的人口变化趋势有什么特点?
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2、展示人口文字资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3、谈谈印度人口问题给中国带来的警示。
小结:人口的增长应该与 _______、_______相协调,与_______发展相适应。
承接:印度众多的人口生存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下?
四、图说印度——位置、邻国、地形

1、看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_____半球和_____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_____(分区),南临_____,东临____,西临______。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度数)到______(度数)之间,位于________带,位于_________纬度(低中高纬度)。
2、看图找出印度的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
(1)北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接壤。
(2)西北与________(国家)接壤。
(3)东北部与________、_________(国家)接壤。
(4)南面与________(国家)隔海相望。
3、看图总结出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
北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中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南部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
五、刨根问底——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读“孟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
问题:(1)印度以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一年分为___________两季。
(2)思考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
月份
风向
吹向
降水季节
6~9月
?
?
?
10月~次年5月
?
?
?
?灾
?灾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的晚,风力强
来的晚,退的早,风力弱
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 小结:受_________季风的影响,印度的降水极不稳定,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六、出谋划策——针对水旱灾害
角色扮演(讨论完成):如果你是印度的官员,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水、旱灾情?
七、课堂拓展:中国和印度有哪些相似之处?两国发展有什么可以相互借鉴的吗?
八、收获平台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认为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学会分析“孟买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1月、7月风向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单分析印度粮食生产由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变化原因。
4.了解印度经济发展的状况,简述其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原因。
能力目标
1.学会读印度地形图、人口增长图、降水柱状图等图表,培养学生获取、提取、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印度工业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发展中国家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讨论、归纳、图表分析为主的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板书:第三节 印度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课件展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
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
板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5.学生朗读P36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说说你对印度未来人口趋势的看法。
②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6.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照此速度,本世纪中叶,印度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②课件展示:图表7.1“印度部分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998年)”,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的资源总量和产品总量都相当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和图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8.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特别是7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月~次年5月)。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
9.课件展示: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月风向”,并思考:
①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
②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
10.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表格1
月份
风向
吹向
降水季节
6~9月
西南风
海洋—陆地
雨季
10月~次年5月
东北风
陆地—海洋
旱季
表格2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
由于受季风(特别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过于集中,且年际间变化极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又很少,水旱灾害频繁。
板书:二、水旱灾害频繁
11.课件展示:图7.36“印度的洪灾”和图7.37“印度的旱灾”以及一些印度抗洪抗旱工程的图片。
从图片可以看出,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抵御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抗灾的需求,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反馈练习]
1.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2.印度产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不稳定 B.东北季风势力强
C.东北季风势力弱 D.气候炎热降水少
3.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的大河是( )
A.印度河 B.恒河 C.雅鲁藏布江 D.布拉马普特拉河
4.印度最主要的地形区是( )
A.德干高原 B.恒河三角洲C.印度河三角洲 D.喜马拉雅山地
5.下列国家中,不是印度邻国的是( )
A.巴基斯坦 B.中国 C.尼泊尔 D.巴勒斯坦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D
※板书设计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 www. zxxk.com/wxt/list. aspx?ClassID=3060

课件39张PPT。巩固复习1.为什么说东南亚位置十分重要?
2.东南亚的气候类型?
3.中南半岛地形的特点?
4.举例说明什么是华人、华侨?多彩的服饰优美的舞姿印 度 泰姬陵宏伟的宫殿清白色的泰姬陵蓝色的泰姬陵泰姬陵的内部泰姬的棺木 —穆莫泰姬·玛哈尔
泰姬陵的主人公印度 India橙色代表勇敢,白色象征纯洁,蓝色表示信念,中间24根辐条的法轮代表神圣和真理。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地理位置2、地形特征3、人口众多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102030708090607090100阿富汗伊 朗喜马拉雅山印 度巴基斯坦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 度 洋尼泊尔中华人民共和国缅 甸阿 拉 伯 海孟 加 拉 湾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你能说说印度的地理位置吗?北回归线穿过印度中部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 度 洋印 度 半 岛德 干 高 原恒 河 平 原印度的地形由哪几部分组成?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找一找印度最大的河流是什么?印度的圣河——
恒河 你能总结出印度的人口特点吗?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怎样控制人口增长? 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多的原因是什么?二、水旱灾害频繁 印度包括哪些气候类型?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1、终年高温。
2、分为旱、雨两季。14710(月)-30-20-1001020300100200300400500600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气温(0C)降水量(毫米)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降水量过于集中 + 年际间变化极不稳定 = 水旱灾害频繁北回归线赤 道印 度 洋南 亚 一 月 风 向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
风从———
吹向 ———,
为旱季。 陆 地海 洋北回归线赤 道印 度 洋南 亚 七 月 风 向 每年六月到九月盛行西南季风,
风从———
吹向 ———
,为雨季。 海 洋陆 地 南 亚 雨 季 南 亚 雨 季 南 亚 雨 季 南 亚 雨 季 6~9月西南季风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F、A、DE、B、C将字母填入表中说明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变化关系。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巩固复习1、描述一下印度的位置?
2、印度地形的特点?
3、印度的气候类型?
4、西南季风对旱雨季的影响。三、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1、绿色革命2、粮食作物3、分布地区水稻:德干高原东北部 和恒河下游冲积平原。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中上游平原。1、印度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A、印度人口众多,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
B、大国必须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
这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
易、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的基础。2、印度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A、人口增加过快;
B、水旱灾害频繁;
C、生产技术落后。3、这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 60S以后开始“绿色革命”
1 培育新品种(生产期短、产量高、抗倒伏、 抗病虫害、能适应较寒冷与干旱地区生长);
2 实行“轮作制”,一年可收两三种作物;
3 配合化肥、灌溉、机械化生产……8936万吨(1965)——1.9亿吨(1999)大家来找找水稻:分布在降水量超过1000mm的地区。
小麦:分布在降水量在500~1000mm的地区四、发展中的工业1、传统产业2、现代工业部门3、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以纺织工业和采矿业为主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印度发展中的工业纺织、采矿业无英国对其工业的控制、印度当时科技落后。钢铁、机械制造、化学、棉麻纺织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相关政策、注重人才培养和产品质量、引进外资和技术 贫穷落后的国家就永远贫穷落后吗?怎么改变落后局面?宏观上,实行对外开放;
微观上,以计算机、航天和原子能高新
科技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产业
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
科技为先 中国的道路小讨论印度人口众多的原因?1、生产力水平低;(70﹪的农民)
2、教育水平低;(2.5亿文盲)
3、信仰印度教或者伊斯兰教;(鼓励生育)
4、森严的种姓制度;(鼓励生育)
5、早婚(2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