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试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在杭州开幕且恰逢中秋节。则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当晚的月相是( )
A.甲 、A B.丙、D C.乙、D D.丁、B
2.(2分)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弧ABC是晨线
B.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C.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长夜短的现象
D.A点从白天进入夜晚
3.(2分)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形成的有( )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②地球上有昼、夜半球③地球仪上有经纬线④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分)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
A.色球层、光球层 B.光球层、色球层
C.日冕层、光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
5.(2分)通常,将天枢与天璇连线并沿天枢方向五倍线延长可找到北极星。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 总结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规律。某日夜晚一位天文爱好者打开观星软件将手机指向某一方向的天空,获得如图恒星 与星座位置。推测该天文爱好者此时观星的月份可能是( )
A.3 月 B.6 月 C.9 月 D.12 月
6.(2分)2021年7月21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拍下了一张地球的照片,如图1所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为图2所示的( )
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DA 之间
7.(2分)小科在学习了“月相”一节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月相,据此推测当天的农历日期是( )
A.初一、初二 B.初七、初八
C.十五、十六 D.二十二、二十三
8.(2分)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9.(2分)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 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这一天,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③
B.新昌白天的时间比晚上短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引起杆影在一-天中发生变化
10.(2分)在下面四个节气中,我国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1.(2分)今天是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立冬,晚上的月相是下图中的( )
A.B.C.D.
12.(2分)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晚上,天空中出现了“超级。红月亮”(如图)。关于这一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天兰溪白天短,夜晚长
B.月相是新月,容易出现日食现象
C.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成直角关系
D.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13.(2分)天文学家最新发现在太阳系外存在一颗与地球同类型的天体,被命名为“第二地球”。右图是宇宙部分天体系统的关系图,则“第二地球”最合理的归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2分)对太阳结构示意图中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日冕层上可出现日珥现象 B.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C.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15.(2分)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上虞区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上虞区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16.(2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关系最密的两个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颗位于宇宙中心的恒星
B.月球在晚上自身会发光
C.地球的自转会出现四季更替的现象
D.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17.(2分)在下面四个节日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离柯桥最近的是( )
A.劳动节 B.中秋节 C.元旦 D.国庆节
18.(2分)“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有紫外线
19.(2分)在月球上,航天员可完成的活动是( )
A.放风筝 B.扔石块 C.打雪仗 D.听雷声
20.(2分)右图是月球绕地运行的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亮暗相间,暗区是高原或山脉,也称月陆
B.7月2日即农历五月二十三,月球运行到d处附近
C.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其绕地运动周期为24小时
D.月球运行到c处,日、地、月成一条直线,当晚月相为新月
二、填空题(共8题;共28分)
21.(3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究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火星。
(1)(1分)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
(2)(1分)“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1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
22.(3分)2020年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携带从月海地区采集的1.731千克月球土壤样本。
(1)(1分)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
(2)(1分)着陆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
。
(3)(1分)当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位置。
23.(3分)如图是宇宙天体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1分)该示意图中A的天体系统名称是 ;
(2)(1分)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一颗 星,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
24.(5分)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台州市某学校兴趣小组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1分)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长,该日可能是 (选填“夏至日”或“冬至日”。
(2)(3分)以下是兴趣小组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树影由长变短再变长
B.形成b点树影时刚好为正午时分
C.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3)(1分)当地球按图中由丁→甲→乙的方向公转时,我们将观察到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 (选填“长”或“短”)。
25.(3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甲图中,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是从 (选填“北极”或“南极”)上空观察,图中处于黑夜的点是 。
(2)(1分)这天太阳直射点在乙图中的 点。
26.(4分)2021年5月26日晚,世界很多地区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的天文奇观。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2分)在这一天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是( )
A.B.C.D.
(2)(1分)月全食的正确顺序是
(3)(1分)这天的月相是
27.(3分) 2021年8月2日早上将会出现“土星冲日”现象。如图甲,天文学上把土星、地球、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的现象称为
“土星冲日”。这时是观测土星的最佳时机。
(1)(2分)在“土星冲日”期间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土星,则看到的土星“星相”类似于下列的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1分)8月2日这天地球所处的大致位置应该是在乙图中 之间。
28.(4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填字母)。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1分)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南极地区正处于 (填“极昼”或“极夜”)。
(3)(1分)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这一天正午时分,上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填字母)图所示最相似。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2分)
29.(6分)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线、纬线一致;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⑤观察并记录。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2)(2分)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所处的方位是 。
(3)(2分)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序号)。
30.(8分)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了坑洞,这种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 V(cm3) 下落高 度h(cm) 坑的深 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2分)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2分)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2分)“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越 (选填“深”或“浅”)。
(4)(2分)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
31.(8分)探究活动——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1)(2分)图1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 (选填“冬”或“夏”)季测绘的。
(2)(2分)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
(3)(2分)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在12月22日正午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 。
(4)(2分)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
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2)。请你分析;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
因是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32.(10分)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1)(2分)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
(2)(2分)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 (填序号)。
(3)(2分)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 。
答案解析部分
1.B2.A3.D4.B5.A6.B7.C8.A9.C10.D
11.C12.D13.D14.C15.B16.D17.A18.A19.B20.B
21.(1)乙(2)环形山(3)小
22.(1)环形山(2)没有空气(3)d
23.(1)银河系(2)恒;太阳黑子的多少与大小
24.(1)冬至日(2)A;B(3)短
25.(1)北极;B(2)B
26.(1)A(2)④①②③(3)满月
27.(1)C(2)③④
28.(1)B(2)极夜(3)A
29.(1)自西向东(2)正西(3)B
30.(1)下落高度(2)3、6、7(3)浅(4)月坑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合理均可)
31.(1)冬
(2)地球不断绕日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变化,不同季节,太阳高度,影子长度不同
(3)B(4)公转
32.(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2)①、③
(3)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