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教案】高考语文一轮 现代文1 信息性阅读 主观简答题 比较异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教案】高考语文一轮 现代文1 信息性阅读 主观简答题 比较异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8 11: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较异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既然将多则材料放在一起考查,那么这些材料一定是有共性的,也一定有不同的地方,这也是命题者关注的重点,因此非连续性文本简答题常常考查对材料异同点的比较。
题型一 概括材料相同点
【教材探源】
阅读部编版必修上第4课:本课三篇新闻,两篇写科学家,一篇写售货员,请梳理典型事件,概括其精神的相同之处。(此处虽为非连续性的实用类文本,不是非连续性的论述类文本,但培养的能力是一样的)
答案要点 答案启示
①在这三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在试验田里躬身实践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70年代有着“一团火”服务精神的人民售货员张秉贵,不断探索生命高度和广度的“探界者”钟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劳动者”。②精神相同之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担当 ①题干是“梳理典型事件”,通过事件来看其本质——精神;②注意精神相同之处的答题角度
【关联高考】
题干示例 (2021·全国卷Ⅰ)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经验?请概括说明。
(2020·全国卷Ⅱ)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明辨题型 题干中有“共同”“相同” “比较”“概括”“分析”等字眼
1.(202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二:
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 立足山区实际 
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 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关联教材] 借鉴部编版教材必修上第4课概括三个人物精神相同之处的方法。
[试写答案]                                     
                                    
                                    
[解析] 材料二是临朐县的做法,临朐县的特点是“山区丘陵面积较大……交通极其不便”。他们的做法是,“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可见他们针对交通极其不便、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增产措施;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材料三是江下村的做法,江下村的特点是“土地贫瘠,……‘斗笠田’随处可见”,种植作物比较单一,“斗笠田”产量低。他们的做法是“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可见他们也是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增产措施;同样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样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
[参考答案] (1)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2)立足本地实际,合理使用土地资源;(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凡比较,必须有比较点,而比较点都已经在题干中给出。答题的第一步就是准确找出比较点。
第一步,根据比较点,确定筛选、概括的范围。
比较点其实就是确定答题的依据,把它带入不同文本中,只要与它有关的文字就是答题的范围。对于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主要关注最具价值的信息点。
第二步,筛选整合。
调整组合所筛选的信息,把筛选出的有用材料按题干要求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在整合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
1.抓住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对比较点而言,文中陈述的有价值的事实文字等,都是关键部分,要联系整体认真思考,概括时,各则材料要有机结合。
2.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这种逐层地、由多层意义向中心意义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
3.提取关键信息,重新加以整合。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句子,考生必须对每个独立句或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面,归纳出内容要点。
题型二 比较不同点
【教材探源】
阅读部编版必修上第4课:这三篇文章在人物精神、结构和刻画人物技巧方面各有哪些不同?
答案要点 答案启示
(1)人物精神:①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水稻,培育杂交稻,勇于建立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的途径,体现了对革命性科学创新的引领;②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团火”温暖无数顾客,诠释出劳动模范的现实意义;③钟扬身兼多重身份,在他工作的每一个方面都竭尽所能,致力于“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索自己的边界”,思考与践行生命的意义。(2)文章结构:①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手法。②《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层次清楚,结构鲜明。(3)刻画人物:①《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则采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人物。②《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细节描写;《“探界者”钟扬》则主要是概述事迹。③《喜看稻菽千重浪》多处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界者”钟扬》多处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 ①题干要求已经明确了比较点,这是考生解答比较异同题时的答题角度。②每个比较点内部,也分很多角度,要注意材料的不同侧重点
【关联高考】
题干示例 (2018·全国卷Ⅰ)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7·全国卷Ⅰ)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明辨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分析”“概括说明”等作答动词和“侧重点”“异同”“不同”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2.(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
《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
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 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关联教材] 借鉴部编版教材必修上第4课三篇文章的异同解题技巧。
[试写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明确比较点,找到方向。
根据题干明确从哪一方面来比较不同点,找到答题的大方向。比较材料的不同点,如内容侧重、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
第二,认真梳理原材料,对材料结构、内容要有完整的、深入的了解。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深入比对分析。论证方法、论证结构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前面“客观选择题”中已作重点复习,对比内容侧重需要从以下角度思考:
1.比较材料所写的内容。这类题目,材料的写作对象基本相同,都是针对某一现象或某一事件的,但材料内容的侧重点往往有细微的差别。解答此类题目,既需要提炼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还需要关注每则材料的出处。比较材料侧重点、角度的相异之处是常考查的内容。对此,只要把各则材料的关键词语和层次弄清楚,最后相互比较即可。
2.比较、筛选、整合材料所写的深度。如材料所写对象的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等。
3.比较、筛选、整合材料所写的宽度。所谓“宽度”,就是涉及面。
第三,规范答题。
先要表明态度,然后说出理由。选定一个比较立场,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表明态度是总的,这一步骤不可省,不可大意。说出理由是重点,要分条叙述,要站在比较点的立场上,找到材料中能支撑观点态度的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